关于对社区精神疾病康复护理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关于对社区精神疾病康复护理的研究

文丽萍

文丽萍(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卫生办公室四川自贡643020)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工作是否可行、有效的。方法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齐下”,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结果精神病患者病情控制好后,转入社区接受康复护理,在节约医疗资源、减轻病人负担的同时,能起到明显的效果。结论对精神病患者惊醒社区康复护理有明显良好效果。

【关键词】精神疾病社区治疗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111-02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mentalpatientcommunityrecoverynursingworkisfeasible,effective.Methodsaccordingtotheexistingproblems,takeeffectivemeasures"multi-pronged",rehabilitationnursingcareforpatientswithmentaldisordersincommunity.Resultstheillnesspsychiatricpatientscontrol,intothecommunityrehabilitationnursing,tosavemedicalresources,lightentheburdenofpatientsatthesametime,canplayasignificanteffect.Conclusionforpsychoticpatientsawakenedcommunityrehabilitationnursingisobviouslygoodeffect.

【keyword】communitymentalillnesstreatmentrehabilitationnursing

1.前言

据统计,从20世纪中期到末期不到50年时间内,我国的精神疾病患病率上升了八个百分点之多。毫无疑问,今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活节奏会日益加快,竞争也会日益增强,精神病患会继续增加,而精神病患者治疗需要陪很长时间,这无疑是我国一个很重的负担。近些年来,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和护理成为一个关注点。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让精神病病人能接受到来自家人和朋友治疗和照顾,患者居住在社区特定住所内,社区会结合实际情况提供给他们就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社区康复护理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提高了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实现和谐目标,在减轻医疗服务设施压力的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负担和痛苦,因此是一项值得推崇的工作形式。

2.现况和方法

2.1精神病病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卫生组织调查结果知,全球有近5亿不同程度的精神病病人。其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占近15各百分点。我国的精神病患者也很多,且逐年增加。其中占比例最大的亦是精神分裂病症。抽样结果表明,我国的精神病患病率在所有大型、重型疾病中的总负担排名位居第一。而且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社会上存在严重的偏见和歧视。心理因素是导致精神病特殊重要因素,用关爱和理解去缓解病人才可能是有效的。然而现实社会中,到处可见对精神病病人的歧视和偏见现象。致使病人家庭成员碍于情面隐瞒病情,久而久之,病情变得更加严重而不易好转。2.加重了医疗负担。精神疾病治疗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病情只能依靠长期服药来得到控制。而疗效好的药物,价格偏高,增加了医院和医疗设施的负担。3.危害社会安定。精神病病人在不受监护和看管的情况下,极可能会实施刑事犯罪行为,危及公众安全,危害社会安定。4.收治床位不足,我国康复机构极其有限,而精神疾病患者数量又很大,造成强烈反差,许多病人没经济能力支付床位而无法接受到康复治疗。

2.2有效康复方法

自2001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倡议以社区精神病康复护理体系代替医院治疗。社区康复护理能够给精神病患者带去关爱与呵护,加强他们与亲友和社会的联系,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具体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精神病的防治工作。要把它摆到突出位置,针对客观实际和现状,加大对精神病防治工作的投资力度,制定目标,做好社区康复规划,尽快改变目前的落后状态。2.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社区康复护理体系的建设。精神病社区康复护理体系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1)加强硬、软件两方面建设;2)建设一支专业医务人员队伍;3)改善社区康医护人员的待遇;4)各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交流经验、方法。3.制定特殊政策,关爱精神病病人。关心和照顾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个利于康复的良好社会环境。4.利用网络、媒体加强舆论导向工作。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公众在帮助患者的同时,提高了精神卫生意识,从而能够正确对待精神疾病。

2.3社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工作

社区精神病患者护理体系,是结合了市级、区县级和基层三方面力量进行康复护理的方式。对于轻度患者建立以家庭为主的家属看护方式;对于稍重型患者建立以街道居委会、属地派出所为主的护理形式;同时,建立以社区防治部门为主的协助康复形式,进行登记、探访、指导等相关工作。这三方面构筑社区康复护理体系的结构,其中家庭护理是整个体系结构中最重要的环节。其护理内容包括:1.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家属应与专业护理人员紧密沟通,了解病情发展最新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制度逐渐培养患者的自理能力,并帮助他们逐渐回复劳动能力。2.做好精神病患者服药的护理。精神病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服用药物,这是康复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影响重大。3.认真对待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心理因素是致病的关键作用因素,做好家庭心理护理工作,同样能够有效巩固疗效,预防复发。4.做好疾病咨询、防治,普及相关知识。社区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咨询指导工作;同时指导家属及周围人群正确认识精神病,正确对待精神病患者,为患者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难看出,家庭护理是社区精神病患者护理康复的一项重要环节和方式。通过对社区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不断提高家庭护理质量,为改善精神病患者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3.结果与讨论

社区精神病康复护理体系对精神病患者有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有重要作用,使得患者回归社会。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安定、提高公众健康等深刻意义。总结精神病社区康复体系,归纳了以下几项结论:1.给予患者精神层面的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坚持接受护理。2.要消除来自社会的阻力。普及精神病知识,动员全社会关心精神病人,为他们的康复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3.实施精神疾病社区有效康复措施。可采取个别指导和集体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个别指导康复措施需要家庭、护理人员、社会三方面密切配合,使病人形成有规律的生活方式。集体康复措施包括组织康复训练班,设置过渡性机构,设置专门安置患者的机构组织互助小组和集体活动。通过对康复护理体系的全面、深入认识,有利于寻求到更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以便更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

综上所述,建立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此,社会公众应树立正确意识,消除偏见。让精神病患者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带给他们希望和力量,让他们在有效接受康复护理的同时,融入社会“大家庭”中。从而凝聚社会全部力量,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

参考文献

[1]郑伟清.对社区护理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护理,2002,8(5):45-46

[2]武英.开展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12-116.

[3]林明色,吴华琨,胡穗曦.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4,10(10):48-49.

[4]赵亚丽,吴小娟,王怡敏.关于对社区精神护理方式及方法的干预与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11(04):54-56.

[5]李华龙.张辉保.章程东浅析社区精神病康复工作开展的思路和预后分析方法[J].护士进修杂志,2009,11(04):124-135.

[6]朱志和.张志伟.郑超林.试论社区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问题、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方法[J].现代护理,2008,11(1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