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分析

陆晶晶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314500)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妊娠正常女性,共计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均值为6.5mmol/L,餐后2h血糖均值为9.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均含量为8.8%;对照组空腹血糖均值为5.0mmol/L,餐后2h血糖均值为7.3mmol/L,糖化血红蛋白均含量为5.4%。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一种有效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手段。该方法较临床常规血糖监测更为准确,能有效提高诊断效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分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8-0197-01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上升情况尤为严重,该病症是妇女妊娠期常见的病症之一,多表现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血糖值不稳定或显著升高,对患者和胎儿均造成不良影响,极易导致严重后果[1]。由于目前对于血糖变化情况的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应以早确诊早治疗为主,因此如何有效诊断该病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次研究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探讨其作为检测指标的可能性和准确性,为相关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建立保健卡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计6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经产妇13例,初产妇47例,年龄范围为21~33岁,平均年龄为27.2±4.4岁;孕周数为24~28周,平均孕周为26±2周。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妊娠正常女性,共计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经产妇15例,初产妇45例,年龄范围为21~34岁,平均年龄为27.6±4.5岁;孕周数为24~28周,平均孕周为26±2周。本次研究选取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遗传病史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病例排除标准(1)本次研究所有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妊娠[2];(2)排除患有心脏、肝、肺部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3)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病例,所有选取病例均意识清楚,有自主能力;(4)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对研究内容充分知情并自愿参与,同意坚持并完成治疗过程。

1.3检测方法本次研究对所有参与对象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所有患者保持正常作息以及饮食习惯1周后,于清晨(晚餐后禁食至次日采血)8点采血测定空腹血糖;于早餐后2h采血测定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采用美国贝克曼DXC600生化仪及配套试剂;糖化血红蛋白采用微粒色谱法,检测仪器为产自挪威的NycoCardReaderII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及配套试剂。本次研究所有操作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盒相关标准进行。

1.4观察指标医护人员对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进行记录,对比并说明检测情况及有效性。

1.5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完成检测结果后发现,观察组空腹血糖均值为6.5mmol/L,餐后2h血糖均值为9.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均含量为8.8%;对照组空腹血糖均值为5.0mmol/L,餐后2h血糖均值为7.3mmol/L,糖化血红蛋白均含量为5.4%。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过程以及孕妇本身愈加收到家属的重视。由于饮食方面的突然改变以及妊娠后患者自身机能的变化,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较为常见。由于妊娠期妇女自身血糖含量较高,因此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易发生漏诊,造成如妊娠期高血压、酮类物质中毒等严重情况,极大威胁患者及胎儿的生命安全[3]。若能及时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给予有效的血糖控制手段,降低相关合并症的发病,就避免悲剧的发生。

妊娠期妇女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情况能有效反应其妊娠后的血糖水平。由于外周血中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对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影响较小,利于对糖尿病的诊断,能有效提高患者糖尿病的诊断效率;同时,对于患者妊娠情况,以及相关治疗措施、是否选择终止妊娠状态等提供借鉴和参考。相关研究表明[4],糖化血红蛋白相比于空腹血糖测量值、餐后2h血糖血量值更能有效反应患者自身血糖水平。因此临床将其列为糖尿性慢性发病情况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信度较高。本次研究对比临床常规血糖检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情况,结果如表1中所示。两组参与人员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说明该项在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一种有效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手段。该方法较临床常规血糖监测更为准确,能有效提高诊断效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邓仙桃.糖化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测定意义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1):70-71.

[2]李红梅.测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价值[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3):261-263.

[3]狄英波.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测定和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0):1535-1536.

[4]周静姝,金海甲,刘飞等.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尿酸、C肽、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J].中国社区医师,2015,7(5):116-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