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1

探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王桂珍

王桂珍陕西省府谷县幼儿园719499

摘要:在现阶段的教育当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引起了很多教育专家的重视,他们发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会对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如果在幼儿时期能够接受良好的培养,那么对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来说,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培养

长期在幼儿园工作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年接收新幼儿入园时,一听孩子们说话,他们之间的语言差别立刻现形:有极少数孩子能说会道;多数孩子词汇贫乏,常常用词不当;有的东一句、西一句,语言缺乏连贯性;有的干脆“徐庶进曹营”——整天一言不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些家长不重视或不懂得如何培养、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可塑造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他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力

在语言活动中,向幼儿讲述故事、朗诵儿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看图讲述等,既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又对培养幼儿学习规范化语言、完整连贯表达语言具有特别的作用。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要尽量采用规范化的口语,注意使用丰富的语言给幼儿提供语言范例来模仿。如复述故事《拔萝卜》、《小熊请客》中多次重复的语句,使幼儿体会在不同的情景、场合中不同的语言表达。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仿编、续编、改编故事、儿歌等,学会举一反三,运用原有范例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提高口语表达力,同时发展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分析比较和判断能力,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

另外,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不斥责孩子,不轻易否定孩子,对孩子在运用语言上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指出好在什么方,使之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这样才能有效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来表达。

二、寓语言教学于游戏之中,锻炼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根据这一特点,笔者的语言教学多半是通过游戏方式进行的。游戏会使平时不愿开口的幼儿大胆说话。游戏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用普通话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敢精神。在游戏中,要有意识地运用幼儿掌握的词语进行短句及句式训练。在句式训练中,要重视培养幼儿语言规范化,注意引导幼儿互相学习语言。可把普通话说得好、语言表达力强的幼儿和弱的幼儿安排坐在一起,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交流、谈话。孩子之间的影响有时比老师的影响还大。在幼儿的交往中要逐渐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的创造力。

三、活动区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区是个自由宽松的场所,幼儿可以随意与人进行交流。我们教师要尽量给他们创设自由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主动与人交流,从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区,我们投放了色彩鲜艳的图书,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了讲述背景图像,以及一些可操作的、活动的小指偶等。在这里,我们老师常和幼儿同看一本书,并且会有目的地进行指导:“这只小熊在干什么?”“它要过马路,这么多车怎么办?”“小熊不敢走了,怎么办?”幼儿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由于没有了集体教学的约束,老师和幼儿都处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因此幼儿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心地谈论着。而另一边,幼儿拿着指偶玩呢,“我是小狗。”“我是小猫,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他们一边比划,一边开心地交流着,还时不时传来开心的笑声。在建筑区,孩子们边搭边说:“这是高楼,这是商店,这是百货大楼,一楼卖吃的,二楼卖衣服,三楼卖玩具……”在美工区,孩子们介绍着自己的作品:“我画的是五颜六色的糖果,我画的是星球大战……”孩子们在活动区开心地玩着,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玩中得到了迅速提高和发展。

四、在家庭教育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他的言语直接受家长的影响和暗示,因此家长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一同看图书、讲故事、学儿歌等。让孩子观察那些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的图画时,家长可提出问题来引导孩子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这样不但能启发孩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还能促进孩子的口语表达。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家长可问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开心的事?……鼓励孩子把在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遇到的有趣、开心的事情讲给爸爸妈妈以及爷爷奶奶听。这样既让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能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要利用一切带孩子外出活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在孩子观察时,可用聊天、交流的方式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讲一讲、说一说。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独立、连贯讲述的能力,还能满足孩子好奇、好问、好思考、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