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县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涿鹿县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张宁刘婧祎

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作为一门应用技术与科学,在自身的发展中正经历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并且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工程地质学和土木工程等学科的发展以及相互渗透,岩土工程体制的形成将使岩土工程勘察在资源开发、城乡建设、农田水利、交通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更重作用,并且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同时并使勘察技术更高精深。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包括建设场地的地质与环境特征以及岩土工程条件,具体来说,是指场地岩土的岩性或土层空间分布特征和性质,地下水的循环特征和水位、水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场地周围是否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情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地任务是查明上述情况,并提供所需的技术数据,评价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并提出解决建议,从而保证工程建设安全、高效运行。

关键字: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参数;地基基础评价

引言

本次勘察为初步勘察阶段,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勘察等级为甲级。本次勘察通过地质钻探、现场测试及室内试验等勘察手段,查明工程场地勘察范围内地基土的物理力学特征、分布特点,提供精确、可靠的岩土参数,从而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论证评价,对以后同类建筑场地的勘察与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包括加气站房、站房、罩棚、加气站罩棚。其中加气站房和站房的结构类型为砌体,而罩棚的结构类型为网架,加气站罩棚为钢结构。本次勘察坐标采用假定坐标系统,高程采用黄海高程系统,坐标基准点位于围墙西南角点X向北偏东42°为正,Y向东偏南42°为正,高程基准点为西侧木桩标记点(558.301m)。

2勘察目的

(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建议;查明可能埋藏的河道、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产生危害的埋藏物;

(2)查明拟建场地内地基土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其稳定性、均匀性,提供地基土承载力、变形参数,对基础类型和地基处理方案提出建议;

(3)查明场地内地下水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范围;

(4)判断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确定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评价场地和地基进行地震效应;

3场地地震效应

本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可以决定本建筑属重点设防类,即乙类。

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通过本次勘察所获资料和对场地周围调查了解,拟建场地及周围不存在不良工程地质作用或地质灾害作用,无河道、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因此,本场地稳定性较好,较适宜本工程建设。

根据建筑物特征,地基均匀性评价如下:

(1)加气站房:基底标高554.3m,基础持力层为第②-1层黄土状粉土,地基均匀性较好。

(2)站房:基底标高554.75m,基础持力层为第②层角砾和第②-1层黄土状粉土,属不均匀地基,均匀性较差。

(3)罩棚:基底标高551.2m,基础持力层为第②层角砾和第②-1层黄土状粉土,属不均匀地基,均匀性较差。

(4)加气站罩棚:基底标高551.2m,基础持力层为第②层角砾和第②-1层黄土状粉土,属不均匀地基,均匀性较差。

地基方案评价如下:

(1)拟建加气站房,基础埋深2.3m,基底标高554.3m,基础持力层为第②-1层黄土状粉土,由于该层具湿陷性,故不宜采用天然地基。

(2)拟建站房,基础埋深2.3m,基底标高554.75m。基础持力层为第②层角砾和第②-1层黄土状粉土,属不均匀地基,故不宜采用天然地基。

(3)拟建罩棚及加气站罩棚,基础埋深1.8m,基底标高551.2m。基础持力层为第②层角砾和第②-1层黄土状粉土,属不均匀地基,故不宜采用天然地基。

5结论

(1)拟建场地基底以下地基土构成相对较简单,但属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湿陷等级Ⅰ级,地基均匀性较差,因此,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2)根据钻孔揭露,按历史最高水位考虑,不存在饱和粉土和砂土,不存在地层液化可能,因此本场地为非液化场地。

(4)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第1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5)拟建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Ⅱ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35s。场地及周围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场地较适宜本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戴一鸣.探讨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J].《福建建设科技》2005年第1期:4-5.

[3]曾添华.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4):57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