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象似性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3

浅析象似性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董娟娟

董娟娟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词汇和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对学好英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很多学生往往觉得这两部分是英语学习的难点,象似性理论能够减轻学生记忆单词的负担,使学生对语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唤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关键词】词汇语法象似性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3-0051-02

一引言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及语言类型学研究的深入,语言形式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象似性也就成为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讨论的热门话题,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学习英语也有很大的帮助。了解这种象似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更牢固地记忆单词并能灵活应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法的理解,更容易掌握英语语法,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就主要从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来讨论象似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词汇教学

词汇在语言和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都承认很难记住单词,有时很难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即使特别优秀的学生也不例外。学生们对单词掌握不够,一方面在于学习方法不对,但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没有掌握这些单词的准确意义。通过把声音的这种象似性用于词汇教学,老师可以生动便捷地解释一个词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掌握更多的词,并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词汇方面的象似性主要有拟声词(Onomatopoeia)和连觉音组(phonaestheme)。下面我们分别来讨论他们的用法。

1.拟声词

拟声词(Onomatopoeia)就是指某个词的读音象似于它所指的声音。比如:crackle、quack、giggle、swish、murmur、smash,etc.cuckoo这个词是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而造,Kodak是模仿相机拍照的声音而造。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建议学生们把这些词归类,并找出同一种类的更多的词。比如模仿金属声音的词有:clash、clink、ting、tinkle、jangle、tick-tack,etc.模仿液体声音的词有:splash、bubble、drip-drop、sizzle、sizz,etc.模仿人发出的声音的词有:giggle、shriek、sneeze、snigger、whisper、grumble,etc.模仿动物发出的声音的词有:neigh、baa、miao、hiss、cock-a-doodle-do、screech,etc.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记忆单词的负担,还可以培养他们养成举一反三、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联觉音组

连觉音组(phonaestheme)是指某个词的发音可以通过我们的联想与它的符号意义联系起来。因为一个或几个字母的发音能通过联想激发我们头脑中已有的框架或概念。比如/s/这个发音与风、水或蛇有关。我们还可以把/fl/这个发音与空中的轻动作联系起来,比如:fly、flap、flash、flame,etc.Dump、stump、lump,etc

中的ump意味着强烈的袭击。/h/这个音表示做出努力,比如haste、heavy、hurry,etc。

三语法教学

沈家煊[1]对象似性的研究总结出了“距离象似原则”、“顺序象似原则”、“数量象似原则”等3条主要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反映在语法方面。我们主要在此3条原则的基础上分析象似性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1.距离象似性

沈家煊[1]认为认知或概念上相接近的实体,其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相接近,就是说,概念之间的距离跟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相对应。英语中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就是多项定语的语序问题。越是本质的、主要的特性,越靠近中心词。薄冰[3]认为,一个以上的词语修饰名词时,其次序大致为:限定词(包括冠词、物主、指示、不定代词等)→数词→描绘形容词(短词在前,长词在后)→表特征的形容词(包括大小、形状、新旧、年龄等,次序也大致如此,但不固定)→表颜色的形容词→表类属的形容词(包括专有形容词和表材料质地的形容词)+名词性定语(包括动名词)+名词。例如:

thefirstbeautifulChinesestonebridge.

aprettypurplesilkdress.

这种排列顺序基于一定的认知基础: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距离取决于它们所代表的概念之间的距离,越是表示事物本质属性的定语就越靠近中心语;相反,表示事物临时的,非本质属性的定语则离中心语较远。

学生理解了这种距离象似性后,给他们讲解类似的语法就不难掌握了。比如英语的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区别也在此,限制性定语与先行词靠的近,联系紧密,表示的是事物稳固的、本质的属性,所以删除它会使句子意思不完整;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用逗号隔开,并有独立的语调,删除它对句子意思没有太大的影响,这实际上是因为在语义上两者不很紧密的缘故。例如:

Doyourememberthewordsthatwelearntlastweek?

IliketochatwithJohn,whoisacleverfellow.

英语中表领属关系的定语短语也具有这一鲜明特征。比如herbackpack可以说成abackpackofmine,但herfather却不能说成afatherofhers。这是因为father比backpack的不可让程度更高,也就是说,它们所表示的概念和领属者的距离比backpack小。

英语中的及物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及物性直接作用于后面的宾语,所以不用加介词,而不及物动词所发出的动作不可接宾语,动作具有间接作用,就需要借助介词等成分才能作用于对象(宾语)。比如:

Heboughtthreebarsofchocolateyesterday.

TheyhavegonetoHongkong.

英语中一些动词词组的搭配也是如此,比如hearsb与hearofsb;knowsb与knowofsb等,前者表示直接关系(直接听到某人讲话,认识某人),后者表示间接关系(间接听到有人提到过某人,听说有某人)。

Haiman(1985,转引自秦洪武,2001:40)指出表达式间的线性距离与它们之间的概念距离相应。秦洪武[2]认为,“动作的方式如速度、幅度等体现了动作的性质,在意念上比动作发生的时间或环境更与动作相关。”这点在距离象似性方面就体现在表示动作方式的成分比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环境的成分更靠近谓语动词。比如:

HisoralEnglishhasbeenimprovedgreatlysincelastterm.

HisoralEnglishhasbeenimprovedsincelasttermgreatly.

2.顺序象似性

王寅[4]这样解释顺序象似性:思维的顺序与语言单位排列的顺序象似性。而沈家煊[1]认为顺序象似性是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语言与人的认知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顺序象似的认知基础是事件发生的实际时间顺序,这与人类直接经验的认知过程是相吻合的。

英语的基本语序是以“主——谓——宾”为主要结构。这也是我们一种思维顺序的映照,先从施事者开始,发出动作,再到动作所及对象。比如:

HewaswatchingTVat11o’clocklastnight.

但是英语的语序与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顺序不总是对应的。一般说来,英语结构多参照句法和形态范畴。英语在语序与时序上有时具有象似性,有时不具有。比如:

Heopenedthedoorandfoundthelightswerestillon.

Wewillhaveapicnicifitisclearthisweekend.

第一句是按照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来的。但第二句并没有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是先说行动,后说条件。遇到这种原因、条件等复合句,英语中一般总是先说结果、行动,后说原因、条件。这点与汉语是有区别的,在教学中,尤其是英汉互译时,要提醒学生这一点。

英民族文化重视“自我精神”,并由此反映出“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思维方式。[4]这点在时间和空间表达上都是如此。比如“No.3,UniversityRoad,SongshanLake,Dongguancity,Guangdongprovince,China”,“3o’clockintheafternoon,24thonDecember2009”。这点也是与汉语有区别,教学时要着重提出,否则受汉语“由远及近、从大到小”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就会犯错误。

英语的这种“先小后大”的思维方式还决定了英语句子先轻后重,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比如形式主语it的使用就是在主语很长时为避免头重脚轻,借用it做形式主语,把重要的真正的主要放在最末尾的一种方法。例如:It’sdoesn’tmatterwhetherhecomesornot.

3.数量象似性

沈家煊[1]这样解释数量象似原则:“量大的信息,说话人觉得重要的信息,对听话人而言很难预测的信息,表达它们的句法成分也较大,形式较复杂”。也就是说语言符号的数量象似于概念的数量。概念越是复杂,用来表达这个概念的语言形式符号就越多、越长。反之,话语双方熟悉的、可以预测的信息多用缩写形式甚至省略。Zipf于1935年提出了他的著名的经济原则“principleofLeastEffort”:语言中语音长度与信息熟悉度和可预测度成反比。英语中有大量的重叠现象,这体现了数量象似原则。比如:“Heranandranandran.”与“Heran”相比,前者表示的动作量

更大。被动句也是这一原则的生动体现。在很多时候,动作的发出者是话语双方都知道的,或者是不重要的,无须说明的,属于量小的信息,其形式往往被省略。比如:

Hesaidthatthebridgewouldbebuiltnextyear.

Asoundofpianoisheardintheadjoiningroom.

还有,比较级中相同的部分,即容易预测的部分,往往可用一个代词来代替,或干脆省略。如:

ThetemperatureinBeijingismuchcolderthanthatinShenzhen.

四小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象似性在英汉词汇和语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帮助。词汇方面主要有象声词和连觉音组,语法方面主要有距离、顺序、数量等三条原则。掌握了这种象似性理论,对学生学习词汇和语法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更牢固地记忆单词并能灵活应用,还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语法的理解,更容易掌握英语语法,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2~8

[2]秦洪武.语言机构的顺序象似性[J].外语研究,2001(1):39~42

[3]薄冰.薄冰英语语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7:382~383

[4]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