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地质超长钻孔桩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特殊地质超长钻孔桩施工技术

吕锋

中铁一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本文根据济齐黄河特大桥主桥水中墩钻孔桩施工实践,结合济齐黄河大桥主墩钻孔度110m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进一步分析在深水特殊地质超长钻孔桩质量控制技术。

关键词:特殊地质;超长;钻孔桩;施工;技术

1、引言

在进行跨越江河上的大跨度桥梁建设,深水特殊的地质以及孔桩的超长、超大成为了孔桩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本文以济齐黄河特大桥直径2.0m钻孔桩,成孔深度110m钻孔桩为基础,结合现场质量控制实际,对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从而完善深水超长钻孔桩施工控制措施。

2、工程概况

济齐黄河公路大桥主桥全长820m,主桥墩台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大桥最大设计桩长99m,桩基深度较深、处于河道中间且地质情况复杂,因此成孔质量控制是施工中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黄河主枯水期河床冲刷层范围沉积层主要以粉砂土为主,不易成孔,孔壁极容易塌陷。

主桥总体布置图

3、施工控制要点

3.1护筒打设

3.1.1护筒导向架安装

在护筒打设之前为了保证钢护筒打入位置的准确性,在墩位处护筒设置上下双层设置导向架的安装,防止导向架的偏位,在导向架的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测量监控,确保导向架的垂直度以及中心位置的准确性,以保证护筒打设的精确性。

3.1.2钢护筒的打入

由于河道内汛期水位较高,同时河道内河床顶层主要以砂土为主,且在调水调沙期间河内局部冲刷深度为8m,为保证孔桩钻进过程中不出现孔口坍塌,因此在护筒打设时,护筒的打设深度根据河床顶面地质情况决定,一般要求在最不利情况下入土深度不应小于3m。根据本桥址的实际情况,现场采用直径为2.3m,长度为8m钢护筒进行施工。

3.2钻机钻进控制

每个墩采用2台钻机同时进行钻孔施工,为保证最大合理完成钻孔施工任务,墩位钻孔顺序如下(墩位分为2个区施工,按照邻桩施工间距和时间间隔作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窜桩现象,使混凝土已浇注完毕的桩的桩身免受破坏。施工安全间距规定考虑桩径、扩径及垂直度偏差等几个因素叠加,在此基础上放一倍安全度,故规定为4倍桩径。时间间隔规定为36小时,在此时间内桩身混凝土已凝固。施工安全问题和时间间隔两者规定只需满足其中一项即可):

25#墩位钻孔顺序布置图

刚开钻时,进尺一定要小钻压、慢钻进,严格控制孔的垂直度,钻机选用正循环钻机,旁站技术人员及时检测孔的垂直度,前30m深范围内,采用减压钻进的方法。孔深超过30m后,按照设计要求造浆并监测泥浆比重,泥浆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后,改用气举反循环钻机开始钻孔作业直到成孔。

3.3泥浆质量控制

钻孔桩施工是否顺利,取决于泥浆质量的好坏。在超深钻孔桩施工中,要优化复合泥浆配比。通过反复试验,比照复合泥浆各项指标,定型复合泥浆配比为:粘土20%、磷质膨润土7%,CMC0.5%,片碱0.3%,PHP0.05%。加大复合泥浆含砂率、比重等参数的检测。

3.4两次清孔

当孔深达到设计深度并可以终孔时,及时分两次进行清孔作业,首次清孔采用换浆法,保证循环钻机在原位慢速转动而不钻进,进水管注水用清水实现换浆,清孔泥浆的比重控制在约1:1为宜。对于沙层护壁质量不佳的桩孔,可适当增大清空泥浆比重,清孔泥浆比重控制在约1.15—1.25为宜,同时保证孔内泥浆高度。二次清孔采用导管直接清孔,利用吊车或者龙门吊来回平移导管,将孔底沉渣抽出。两次清孔结束后,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经监理确认后,尽快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工序衔接要紧凑,不能长时间放置造成悬浮沙砾再次沉积。

3.5砼灌注

对于大孔径砼灌注桩来说,水下砼灌注是很关键的工序。现将各关键工序控制要点进行介绍。

3.5.1导管试验

在砼灌注前,对导管进行密闭性试验,保证导管在最大1.2倍静水压力下导管不漏水,检查连接部位的紧密性和导管中间部位有无磨损情况。每节导管要保证其可靠连接性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拆卸的便捷性。

3.5.2导管排压

孔桩在二次清孔结束之后,由于孔桩较深导管内存在很大的导管附着气压力,因此在进行砼灌注之前应进行导管内压力排减,在减压时应当减少导管的施工长度,使导管可以插入孔内泥浆内,但又不会碰到孔底,之后将导管上下抽动,直至导管内外水头压力平衡。

3.5.3灌注混凝土过程控制

砼灌注过程中,保证导管埋深在2m—6m之间,使砼有较好的连续性。由于孔桩施工长度大,在砼质量控制过程中,对于孔底三分之一的砼需要保证较高的塌落度和流动度,按照配合比的上限进行,孔桩中部及上部控制按照平均值进行控制。

根据导管悬空高度和孔径,通过计算合理确定首批混凝土方量,确保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埋深不小于50cm。灌注水下混凝土尽可能连续作业,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和易性越好、供料越连续、灌注施工越顺利,关注质量也越好。当灌注混凝土接近设计桩顶标高时,合理确定最后浇筑砼灌用量,既要保证桩顶的砼质量,也避免超灌现象。

3.5.3堵管问题处理

发生堵管时,在确保导管下端埋深不小于50cm情况下,上下提动导管,同时振动导管壁,促使管内混凝土向下流动。灌注接近设计桩顶标高位置时,由于管内混凝土柱压力变小,流动性差,可采用首封大料斗增加砼下放量,通过增加压力的方法解决堵管现象。

4、质量控制成果

通过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应用新方法,新工艺,逐步掌握了超深桩钻孔施工工艺,使超深桩施工方案趋于成熟。尤其在钻孔过程中对钻进速度和钻压的控制,以及砼灌注前对导管的排气处理,都对砼灌注的顺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5、结论及体会

经验证明,在持力层很深的地层,传统的基础及一般的钻孔桩基础已经满足不了大型桥梁的承载要求,采用超长钻孔桩成为优先选择的方案之一。超长钻孔桩技术工艺、设备配置、施工组织、过程控制是影响成孔质量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钻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张忠亭丁小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