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谈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

韩文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智能电网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电网在进行配置之后可变得更加灵活,展示出很强的协调性。与此同时,在世界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情况下,智能电网将会变得更加稳定和安全。另外,智能电网符合人类环保发展理念,对环境几乎可以做到零污染。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智能电网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应对其开展进一步研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输电线路;规划;设计

1智能电网概述

在电力事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作用如下:促进了各级配电网配置的灵活性以及协调发展;有效的应用了新能源;保证了电能输送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环保性,同时提高了电能质量;逐步朝着面向特殊用户提供所需定制电力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智能化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电力系统建设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智能电网信息通信线路及特点

(1)线路设计智能化。线路的智能化设计指的是在设计通信线路的过程中采用各种现代化勘测设计技术,同时借助于卫星定位、激光三维测量技术等,打造专门的智能化地理信息平台,在最大限度上实现电网通信线路勘测设计过程的智能化应用。针对相关环节站考模块化设计,保证整个设计过程的科学性与高效性。(2)运行可控化。对电网通信线路进行在线监控、数字化巡检,对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施监测和评价,然后综合分析存在的风险因素,寻找线路故障产生的原因,从而实现了通信线路运行过程的全面可控化。(3)信息标准化。加强对输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采用全寿命周期管理法,并全面协调线路管理工作,保证信息的标准化。(4)应用现代化。促进通信线路设计的专业化、网络化、现代化共享平台,保证线路设计的可研性以及互动共享。3通信线路的设计阶段在设计通信线路的时候总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和验收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3输电线路规划中相关技术的应用

3.1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可以对线路所经过的地形进行报告,系统可结合开发地区特点,对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并进行雷电、大雾、冰雹等信息绘制,为智能电网线路规划和设计提供有力依据。借助于GIS技术,可对输电线路所经过的地形地貌进行扫描,并与电网开发平台合作,构建起最专业的GIS系统。该系统包括激光扫描系统、直升飞机和地区开发平台。激光扫描系统主要负责对地形三维信息进行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有效存储;直升飞机主要负责提供空中载体支持,包括系统工作中所必备的仪表和人员等;地区开发平台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主要涉及GIS、可视化及各项空间数据等,并将这些数据与地理模型分析相结合,为线路设计提供动态的地理信息。在上述系统的支持下,智能电网线路规划和设计实现了对变电站及各种设备的统一管理。

3.2通信线路组织设计的应用

在架空线路工程中,通信线路的设计起点选择很多,一般来说,会将终端杆位置作为整条线路施工的起点。在组织设计流向的确定上,可以从某一段开始,到另一端结束,也可以采取由两端到中间的方式。但在具体工程建设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如果线路设计选择直埋工程法,最好将施工起点设定在终端位置,或者是电缆接头处,但该种施工方式对光缆配置的精确性要求很高。相对于其他线路建设方式来说,直埋线路工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选择的架空方式也较多,既可以从一段开始,也可以选择两端同时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施工流向进行合理选择。

4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规划设计

在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技术为GIS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对系统的科学监测,并且能够对系统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决策。在电力企业中,系统主站是电力能够顺利运行的主要场所,所以根据不同的状态、环境参数等可以保证电力系统更加准确的运行。因此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控,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稳定与安全的状态,保证电力系统处在一个合理的状态下,尤其是在超高压以及输变电企业中,就更加应该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加以重视。整个系统的功能也是十分全面的,首先可以对数据进行关联,在出现安全隐患时,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重要的信息,以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其次是能够随时随地掌握相应的状态信息,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就是这一模块化的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状态信息的输出就变得更加直观。此外,智能化系统在进行输电线路的监测过程中,也能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这主要是在监控中心中实现的,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相信今后的电网线路规划会变得更加完善。

5智能电网信息通信线路组织设计的编制

5.1不同的敷设方式有不同的组织设计要求

在进行线路设计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到敷设方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线路敷设对于环境的要求,不同的线路敷设方式对于环境的要求也是不同的。(1)如果实施架空线路工程,线路组织设计的起点位置具有狠毒的选择性,一般把终端杆位置均可设置为线路施工起点。组织设计流向既可以从一端向另一端进展,也可以换种方式从两端向中间发展。具体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施工流向,应该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决定。(2)如果是实施直埋工程,最好是将施工起点设定在终端或者是光缆接头的地方。如果要想将施工起点设置与光缆接头的地方,必须要保证光缆盘配的精准性。直埋线路工程相较于其他方式来说,在施工流向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既可以从施工起点向另一端进展,也可以同架空方式一样从两端向中间进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具体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施工流向。

5.2通信线路设计的管理目标及控制

线路工程的开展必须要考虑到多方面问题,不仅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采取何种敷设方式,同时还要考虑到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是否充足,以及工作人员的施工水平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将这些全面综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才能制定高质量、低成本、安全性较高的通信线路组织设计管理目标和控制计划。总而言之,通信线路组织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约束,所以各个项目经理部要把做好进度控制计划、成本控制计划和安全控制计划的编制工作作为重点。

5.3通信线路组织设计资源配备计划

由于通信线路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施工活动类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用到大量的人力资源,在这种环境下施工企业必须要提前编制好线路工程施工计划,只有这样,通信线路组织设计才能既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同时保证工程效率。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的规划与设计十分复杂,涉及到的建设项目很多,相关企业需要借助于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确保线路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另外,在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线路整体运行情况进行仔细了解,包括周围环境和地形信息,加大对线路的监测和管理强度,在保证施工计划具备可行性的同时,促进电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灿波.关于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的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8(01):126-127.

[2]颜文远.谈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J].中国高新区,2017(22):136.

[3]董治成.浅谈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