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有效性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试析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有效性途径

谭晟玫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谭晟玫400043

摘要:本文阐述了现阶段博物馆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了保护环境相对恶劣、窃行为依旧猖獗、缺乏规章制度和缺乏专业精神等。我们提出了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完善策略:一是建立和完善文物藏品管理制度,二是强化重要性意识增强认识,三是利用高新技术提高博物馆藏品的保存环境,四是收集馆藏文物增加文物藏品数量及质量。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有效性途径

一、前言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主要历史遗址文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是无形的。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任务。随着长期持续的收藏热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博物馆对文物的保护措施和手段逐渐增多,并日趋先进。然而,在一些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盗窃、环境恶劣等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

二、现阶段博物馆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1.保护环境相对恶劣

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继续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来获取经济效益,水土流失、大气污染严重,全球变暖日益严重,大气中含有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这些日益恶劣的环境不会威胁人类生活和许多物种,影响着城市绿化生态的平衡,也造成了对文物保护环境的恶劣破坏,文物保护越来越困难。

2.偷窃行为依旧猖獗

自古以来,中国有无数的人热爱文物的收藏和投资。几千年来,文物的“收藏”和“投资”从未冷却过,这使得我国文物的价值不断增加,这种趋势一直吸引着一些非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盗取文物,然后走向崩溃。卖给国内外文物收藏家或犯罪组织和性质相同的罪犯,从而获得巨大的金钱利益。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年来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也越发先进,已经将越来越多的现金高科技应用到文物窃取的行为中,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同时也对文物保护相关工作者带来了人身安全隐患。

3.缺乏规章制度和缺乏专业精神

现代信息管理和消防措施给博物馆文物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由于管理方法比较先进,一些博物馆管理者忽视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以及人员专业素质的重要性。一些人员对职业素养不过关,缺乏良好的文物保护意识,在开展对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期间经常放松警惕,对博物馆的规章制度建设不予重视,不按照已有规章制度行事,工作随意性大,这两大严重的问题就导致一些博物馆经常在文物未收到良好保护,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坏后才发现制度和人员的重要性,但是因文物独有的不可再生性特征,因此已经为时已晚。

三、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的有效途径

1.建立和完善文物藏品管理制度

博物馆应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相关标准。希望根据博物馆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技术,在实践中突出具体实践效果,使博物馆的管理机制真正落到实处,让收藏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首先通过对博物馆的文物藏品管理情况进行调研,不断地收集其他地区或者先进国家的成功管理方法,针对性地制定适合自身的博物馆管理工作规范并予以制度化。通过不断地完善相应的规章机制,有效地保障博物馆的文物藏品管理工作受到相关法律机制保护。

2.强化重要性意识增强认识

我国新文物保护法实施以来,在博物馆文物管理中增加了许多相关的法律规定、规章和政策,从而有效地发展了博物馆文物管理,奠定了博物馆文物管理的基础,加强法律法规的管理和保障。应将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管理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拟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规划。应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及管理有效性,保障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能够规范安全管理。因此,保持环境适宜的自然温度和湿度,以防丝织品的曲卷、脆裂。还有其他科研与艺术价值较高的考古发掘文物,应当配置专门的囊匣,防止震碎损坏。器具的摆放应遵循上轻下重、高卧矮立、前大后小的放置顺序,点入海绵软隔防止滚动碰撞等损伤。

3.利用高新技术提高博物馆藏品的保存环境

重视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科学保护。在博物馆收藏纺织品、书画纸、皮毛等纤维制品等文物比较困难。它们对环境的温度、湿度、光和空气有严格的要求。为了延长馆藏品的使用寿命,博物馆应及时控制环境湿度和各种环境指标。例如丝织品的保管,为了防止藏品退色,藏品应当存放在库房阴面,避免自然光的垂直照射。在未来的博物馆馆藏管理中,应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对藏品的统计和查询,及时反馈文物被盗、损坏等信息。在馆藏藏品的安全管理中,也可以逐渐引进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方面的先进技术对文物进行修缮保管等工作。对文物动态移动或运输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定位跟踪,防止移动途中发生遗失损毁等突发状况。

4.收集馆藏文物增加文物藏品数量及质量

为了提高博物馆文物收藏的数量和质量,应关注博物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求,通过文物收藏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对博物馆现有文物进行分类和总结,通过收藏活动,不断增加文物的种类,强调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可预测性。在开展征集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提前制定征集的文物藏品计划,进一步丰富文物藏品的整体内涵。

四、结语

文物,象征着民族历史的智慧精华,传承着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对经济文化的过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文物不仅是博物馆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为有效解决现阶段博物馆存在的盗窃、环境恶劣、缺乏规章制度等问题,应合理构建博物馆的安全保障体系,改进文物保管技术,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完善规章制度,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文物保护。同时,科学的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法律意识,确保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安全完整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琴.提高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有效性路径思考[J].中文信息,2017,(4):266.

[2]闫洪森.试论中小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C].//第十二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238-241.

[3]王琴.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途径及意义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4):265.

[4]张英.关于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丝绸之路,2017,(22):73-7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