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电线路故障点查找及判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浅谈输电线路故障点查找及判断

刘朋潘新峰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输电线路做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电能的输送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旦发生故障,将直接影响其电能的输送,会给用户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同时给电力系统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本文针对常见线路故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输电线路故障查找及判断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输电线路;故障点;查找;判断

前言

作为输电线路维护管理部门最不愿听到或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接到电调“某线路跳闸”的通知。但架空线路固有的“点多、面广、线路长和运行条件恶劣”的特点,决定了线路维护管理部门时常要接到这样的电话。因此,合理有效的组织事故巡视,尽可能快的找到故障点,是电力队事故巡视的重点部分。

一、查找故障点的原则

高效查找故障点,要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即基础数据准确,分析故障类别要准,巡视组织要合理,到达现场速度要快,查找故障点过程要细。如何成功查找到线路的故障点,主要应从以下两点着手。

(一)对故障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定点

当接到线路发生故障通知后,一般不应盲目地立即巡线,而应在召集必要的事故巡视人员做巡线的有关准备的同时,利用较短的时间向有关部门收集、索要事故数据并进行全面细致的故障分析,以确定合理查找范围,进而缩短查找时间[1]。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是故障定点的重要依据。首先,应在线路台帐上对故障进行定位。向有关部门索要有关线路跳闸时的故障录波器或微机保护的故障测距、相位及保护动作情况,根据故障测距数据在线路台帐上对故障进行定点,按照装置测距误差5%~10%的比例在台帐上确定故障区间,还应结合兄弟单位及以往线路跳闸的经验数据进行部分修正。保护及自动装置测出的只是变电站到故障点的距离,并没有给出故障杆号,还需要在线路台帐上做些工作,统计计算出每基杆塔两侧变电站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线路故障点的快速准确定位。

(二)判断输电线路的故障性质以及发生区域

在输电线路的故障发生时,应该第一时间对故障发生区域的相关进行进行掌握和了解,无论是线路的相位测距,还是该区域的电压、电流等信息,都应该及时的搜集,以供故障原因的分析和判断。另外,要观察和判断故障是瞬时性故障还是永久性故障,也就是及时对其进行合闸处理,因为一些极端天气会容易引发瞬时性的故障。在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应该及时的达到事故的发生地点,尽量在第一时间查找出故障的产生原因,并组织好维修和抢修工作。因为在输电线路的故障发生之初,线路的故障比较容易排除,并且不容易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而如果经过长时间的故障发展,则容易引发其他的故障问题,不仅不利于抢修人员的作业,还不利于故障的判断。因此,在输电线路的故障发生后,应该动作迅速,准确判断,及时抢修。

二、目前常见的输电线路故障

(一)雷击

主要特征为:故障时雷雨天气,个别伴随大风,多为单相故障、重合闸成功率较高(85%以上)、故障电流较大(十几或几十千安以上);放电点分布在均压环,绝缘子表面,导线线夹及附近导线表面,绝缘子串与塔身连接螺栓、架空地线接地螺栓、塔身接地引下线螺栓等部位;雷电定位系统查询结果显示故障时段有落雷记录等[2]。

(二)风偏

主要特征为:多发生在夏季六、七月,强风伴有暴雨;单相故障,重合成功率低;放电通道特征明显、清晰,塔身或金具和导线均有明显的电弧烧痕;耐张塔多是跳线对杆塔构架放电,直线塔一般是导线或金具对塔臂放电,也有档距中央对线路外侧边坡放电的。

(三)污闪

随着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工矿企业如雨后春笋,其排除的烟尘、废气对线路绝缘子造成一定的污染,降低线路的绝缘强度,在雨雾天气,容易引起线路跳闸。

(四)违章建筑

线路行下通道内违章建房、堆物取土采石、植树、架设附属物等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输电线路的外力破坏工作涉及到市、县、乡、镇、村等各级政府和林业、土地、城建、市容、公安、经贸委等政府职能部门,面对如此众多的政府职能部门,仅仅靠基层线路运行单位就能解决的问题是极其有限的。

三、故障查找及判断

(一)详实准确的基础参数是故障定点的保障

为了提高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110kV及以上变电站大部分都装有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即故障录波器,而装置资料提供的准确与否取决于以下4个方面:(1)装置的接线是否正确;(2)装置的定值是否正确,这取决于线路参数的测量,定值的计算和定值的整定;(3)线路进行改造后是否再次进行测量线路参数、计算定值病进行整定;(4)线路跳闸后是否进行事故分析并对装置的定值进行校验和调整,这一点是今后装置能否准确定位的关键。

(二)合理的巡视是故障查找的重点

合理的故障巡视及注意的事项:巡线时除了注意线路本身各部件及重点故障相外,还应注意附近环境。如交跨、树木、建筑物和临时的障碍物;塔下有无线头木棍、烧伤的鸟兽以及损坏了的绝缘子等物。发现与故障有关的物件和可疑物时,均应收集起来,并将故障点周围情况作好记录,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3]。进一步巡视:如果排除了全部的可疑点后,在重点地段没有发现故障点,应扩大巡视范围,必要时进行内部交叉巡视。如果还是没有发现故障点,可适当登杆检查巡视。登杆检查巡视由于距离较近,可以发现杆塔周围不明显的异常或导线上方、绝缘子上表面等地面巡视的死角,对怀疑为雷击的情况应增加避雷线的悬挂金具、放电间隙和杆塔上部组件的检查。

(三)雷击导致的输电线路故障处理

雷击故障跳闸一直占输电线路的大头,雷击故障的特点为:一般发生在雷雨季节,如高原地区6-9月份是雷击故障高峰,8月份以后雷击故障逐步减少。线路自动重合闸一般会重合成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较多,两相及三相短路故障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雷击故障的重点在于预防,所以有关部门在雨季应该做好相应的雷击预防工作。

(四)做到“勤腿、勤嘴、勤脑、勤记”

“勤腿”就是不怕走路,巡线查看到位,不走过场,不走马观花。“勤嘴”就是多向周围的住户,行人和群众询问故障发生时是否听到什么异常声响,看到什么亮光或火花等,尤其是在一些可能发生故障的特殊区域更要不厌其烦,多说多问。“勤脑”就是多动脑子想问题,分析问题。“勤记”就是发现故障点或可疑点应及时进行记录。有了“四勤”我们再按照“一看、二听、三问、四检测”的方法,遵照线路运行维护规程逐项逐条进行,便能很快将故障点查找出来。“看”就是要认真察看输电设备杆塔、导线、瓷瓶、接地引下线等有无异常,“听”就是仔细的听输电设备是否有异常声响发出,“问”就是向群众了解询问,“检测”就是用电气仪表、仪器检测测量输电设备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缺陷。发现与故障有关的物件和可疑物时均应收集起来,并将故障点周围情况作好记录,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发现故障点或可疑点应及时进行记录并汇报。

总结

线路故障查找应该结合当地线路运行环境,不断积累查找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才能掌握一套合适的故障查找方法。故障查找是一个线路运行团队共同完成的工作,更加强调团队的合作性。只有随着线路运行环境变化,善用身边的工具,合理组织故障巡查,才能不断提高线路故障查找效率。

参考文献

[1]吴俊雄.浅谈如何提高输电线路故障查找的工作效率[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9):75-76.

[2]王伟聪.输电线路故障点查找及判断[J].科技与企业,2014,(01):297.

[3]贺瑶瑶.浅谈输电线路故障特点及查找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