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化学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1

关注化学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冯志富

笪甘肃省张掖市第一中学冯志富

近年来,在各类考试,尤其是“全国初中化学实验与能力竞赛”试题中,出现了一类跨学科综合试题,这类试题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热点问题,题目立意新,综合性强,富有趣味性。考题符合新课标要求,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基础性和边缘性,以基础化学知识为主线,有机渗透了物理、生物、数学、语文等多学科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学科融合性。很好地考察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化学教师在教学以及竞赛辅导课教学中就要加强此类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认真分析归纳,理清思维,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化学竞赛跨学科知识考试能力培养

1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

1.1尽管不同学科课程目标的侧重点不同,但多维度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通过学科之间的沟通,跳出学科的范围,突破学科本位思想,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整体考虑问题。如数学学科中数形结合的思想,直角坐标系、数轴在化学中的运用;物理学科中能量的转化、导电、分子运动;生物学科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

1.2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准确、立体的学科知识,形成各学科有机的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本学科的知识,更要通过有目的、有侧重地阅读相关学科的教材,通过与相关学科教师的共同学习探讨,来确定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交叉之处。在此基础之上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内容,对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拓展、加深、细节解释、甚至学科纠错。但需要教师严格把握教学的难度、广度和深度,绝不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

2课堂内相互渗透

2.1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基于学科之间的联系,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本学科的知识,为相关学科知识的应用创造条件,这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如溶解度曲线与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和氢气的多少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等等。同时,不同学科性质不同,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模式也不同,教师要善于移植,来分析本学科的现象和规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2创设问题情境。“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从各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来解决学科问题。”这一理念倡导的是一种走向综合化的学科教学,要求教师要从“知识本位”走向“发展本位”。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3课外延伸

课外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好补充,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解决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生通过课外兴趣小组及探究活动,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如蜡烛的燃烧及熄灭后白烟的成分探究;炭的吸附性;除去水垢等等。

4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跨学科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只有在训练中不断的强化,才能形成能力。为知识的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打好基础。现举例说明:

【题1】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两种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下图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试回答:

①实线部分表示剩余气体是

②虚线部分表示剩余气体是

③实线和虚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

④反应前原有氢气

解析:此题是一道数学和化学结合的问题。解题关键是读懂题意,理解坐标系中关键点的含义。①图像反映了剩余气体体积与反应前氧气体积的关系②图中点(3,0)说明反应前氧气为3毫升时,氢气与氧气恰好反应,剩余气体体积为零。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氢气的体积为6毫升,并且是定值。

答案:H2;O2;当O2为3毫升时,H2和O2恰好反应生成水,剩余气体体积为零;6毫升。

【题2】有一置于水中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气体分子可以通过该容器的器壁,而液体和固体则不能通过。该容器的质量为1克,体积为0.04升。容器内盛有32.5克质量分数为40的稀硫酸,如果向其中加入锌粒,要想保持容器在水中不沉底,则锌粒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理化综合试题。题目将化学反应中质量的变化同物理学中浮力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题关键是“搞清容器不沉底”的条件:容器和它内部的物质产生的重力最大不能超过水对容器的浮力。即W重≤F浮;若加入锌粒的质量为X克,则放出氢气的质量为2X/65克。即可建立方程求解。答案:X≤6.7克

【题3】糖类(按C6H12O6计,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发酵生成乙醇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问质量分数为多少的糖类溶液发酵能得到1°的酒?(1°酒指:1体积乙醇和99体积的水的混合溶液。水和乙醇的密度分别为1.0克/立方厘米和0.8克/立方厘米)。

解析:这是一道化学与物理、生活知识的综合应用题。解题时要搞清质量与体积、密度的关系;理解10酒的含义即可。答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