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上学生参与情况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沈丘县第一初级中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1

初中英语课堂上学生参与情况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沈丘县第一初级中学为例

鲁华丽

沈丘县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参与”研究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参与的理解似乎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课堂上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参与度不高。因此,本论文开展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生参与参与研究新课程

本论文为课题”初中英语课堂上学生参与情况的调查研究“的系列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QXKT170503)

一、研究背景

“参与”有各种定义,这一词不仅局限于管理学中,还逐步地扩展至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随着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重心不断地向学习者转移,“参与”研究逐渐被研究者所关注与重视。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学习者的中心地位日益彰显,学生参与问题成为研究者热议的话题。当教育界把课堂教学研究的视角逐渐从教师转向学生的时候,学生参与研究一度成为热点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基础教育课程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突出的基本理念,是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本研究选取以英语学科为依托,对初中生英语课堂参与进行了研究,然后再针对调查和了解到的情况,总结归纳出学生课堂参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本研究将初中生英语课堂参与界定为“学生个体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行为”。“学生参与”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与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我们的教师需要不断做出的努力和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沈丘县市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6,7班和八年级6,7班各两个班的学生

(二)调查目的

初中生英语课堂参与现状调查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经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有关学生课堂参与的资料,笔者自行编制了“初中生英语课堂参与现状的调查问卷”,对沈丘县市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6,7班和八年级6,7班各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从对英语课堂参与的认识、参与状况两个方面对初中生英语课堂参与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为96.15%。最后,笔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运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研究从2017年7月确定研究主题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于同年的9月份正式落实调研工作,先后组织联系了沈丘县第一初级中学班主任和本课题组几位其他成员,对13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前测,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编写了调查问卷;随后对沈丘县市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各两个班的学生中学的部分班级学生进行了问卷的正式测试。

三、初中生英语课堂参与现状

(1)课前初中生英语课堂参与状况

(3)课后提高阶段初中生英语课堂参与状况

关于如何做英语作业,调查数据显示,35%的学生是认真完成作业,42%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老师,只讲究速度,21%的学生是在老师的督促下完成的,只有2%的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这说明,只有少数同学是主动认真积极完成作业的,多数同学还是为了向老师有所交待,而被动完成作业的。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还主要是依赖老师,还有近四成的学生是遇到难题直接退缩,直接反映出初中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不足。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对学生的访谈以及向教师了解情况,了解到: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有: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增强;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学生课堂参与;课堂教学的设计也以促进学生参与为导向;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等。与此同时,在初中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曾琦.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8)

[2]王升等.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思考[J],教育理论研究,2004(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胡燕儿.初中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策略[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

[5]林存华.张丽娜,参与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