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供电企业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对策

郑田旺曾文静刘彬

(国网颍上县供电公司236200)

摘要:供电企业要想顺应时势走进市场,制定完备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提升企业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供电企业不仅要完善内部法制管理,还要积极应对外部法律风险。值得一提的是,有效应对法律风险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有恒心有毅力,积极应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艰难和挑战。要积极观察,及时发现法律风险存在的漏洞并积极处理,保证该体系与企业的文化底蕴,主要规章制度相适应,与核心理念完美融合,最主要的是保证其时效性。

关键词:供电企业;法律风险;对策

有序健全的法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最有力的保证。供电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运行必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法律法规。但事与愿违,现实情况总是不尽如人意。由于电力管理制度的松懈,用户自我修养的缺失,致使违法犯罪现象频频发生,给电力企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供电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所以,做好法律风险的防范已经刻不容缓,需要每个国民的共同维护。

1基层供电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目的

想要更好地做好基层供电企业的风险防范工作,那么就必须确定风险防范的目的与基本的原则。因为只有风险防范的目的能够确定,才可能使得风险防范的措施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偏差,而只有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能够得到坚守,那么才可能使得企业在风险防范的过程中不至于因出现原则性问题而蒙受损失。对于基层供电企业而言,其风险防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尽可能承受更小的法律风险,并且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换句话来说,风险防范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因此,不论是在风险防范模式的选择上,还是在风险防范措施的改进上,都应该以这个目的为主要基准。

2法律风险防范原则的确立

首先,法律风险防范原则应该能够贯穿到企业的所有环节(如生产、管理、运营等),并且在法律风险防范原则应该以防范与调节为主。这是因为在基层供电企业的运营中,法律风险可能存在于每一个环节之中,并且在最初状态下,法律风险的规模大多是较小的,而对于这种小规模的法律风险而言,只要做好事前的防范工作以及事情发生时的调节工作,才能够在成本最低的情况下将问题解决,此时企业的利益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而在法律风险发生之后,企业应该根据风险所带的损失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补救反应,使得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在扩大之前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

其次,法律风险原则应该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这里的“动态性”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随意地变动或者舍弃法律风险防范的原则,而是指企业应该随着外部竞争环境与法律风险种类、强度、性质等的改变,根据法律风险防范的目的,对法律风险防范的原则内容适当地进行更新与调整。这是因为,对于基层供电企业来说,外部发展环境的瞬息万变,企业发展的方向也会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此时,如果企业风险防范的原则过于“墨守成规”,那么很可能使得企业在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形下被无情的淘汰。因此,基层供电企业法律风险的动态性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法律风险原则的变动应该综合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并对其进行考量。

3供电企业日常工作中的常见法律风险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不难发现,目前在我国多数供电企业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法律风险:首先是供电企业电网建设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这是因为供电企业想要实现电力供应,就需要进行电网建设,而电网建设则涉及到了拆迁、征地等各项工程,这些工程需要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进行,那么供电企业在进行这些工程的过程中就面临了《物权法》的法律风险,而如果供电企业无法对这些风险采取较好的处理措施,那么很可能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引发各类纠纷;其次是供电服务的法律风险。这是因为供电企业的主要经营对象是电力供应,而电力供应实际上是就是服务的一种,因此,在电力供应的过程中,供电企业需要根据《供电监管办法》开展相应的工作,而如果在供电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用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那么企业同样将面临相应的法律风险。除此之外,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还涉及到了劳动用工、电力营销等工作,这些工作内容同样受到了我国相关法律的制约,因此这些工作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法律风险管理工作,而只有企业对相应的法律风险进行了良好的处理与管理,才更可能实现依法治企的终极目标。

4防范法律风险的对策

4.1提高企业内部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为了更好的对法律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供电企业内部必须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这是因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是企业应对法律风险的基础,企业只有在法律风险发生之前能够对即将面临的法律风险有一定的预防意识,才可能在风险面前更好的处事不惊,才更可能将法律风险的处理成本降至最低。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供电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企业需要根据可能面对的风险将相应的工作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使得企业中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对所从事的工作有足够的法律认识;其次,企业应该大力宣传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且应该通过培训帮助企业内的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权利保护与行使的思维,从而让员工对法律风险有足够的警觉性;最后,企业还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让员工模拟法律风险发生时的处理方法,从而使得员工在法律风险控制中更好的发挥其节点的作用,使得企业依法治企的根基足够扎实。

4.2建立科学化的法律风险预警机制

对于供电企业的日常经营来说,如果仅仅做好法律风险发生后的处理工作,那么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损失,并且这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于供电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工作而言,风险的预警机制与风险的处理机制同样重要。因此,为了尽量减少法律风险发生的可能间,建议企业能够尽快建立科学化的风险预警机制。当然,根据对国内外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的过程及其内容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在科学化的法律风险预警机制中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首先,供电企业应该建立法律风险巡查策略。这是因为多数供电企业中法律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及时发现日常工作中的工作隐患,从而导致这些隐患进化升级为法律风险。因此,想要对法律风险进行预警,首先需要发现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此时,法律风险巡查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企业应该建议法律风险的发布机制。对于法律风险发布机制来说,企业应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发布或通报风险突发事件,从而在企业员工心中对法律风险有所警觉。除此之外,对法律风险及其突发事件的通报还可以实现事件的追踪,从而更好的抑制法律风险的发生。最后,企业应该根据法律风险的严重性对风险进行评估排序,并根据评估与排序的结果建立相应的处理预案,从而实现风险发生时的及时处理。

4.3加强企业内部法律风险控制力度

在供电企业实现依法治企的过程中,法律风险的控制与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问题上,供电企业应该坚决执行“三重一大”的相关制度,通过法律审核、记录监督、过程检查等步骤实现企业决策的合法性、民主性以及科学性,并且通过发挥部门的监督作用,实现部门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从而将职务犯罪扼杀在摇篮里面。当然,企业还可以通过完善法律顾问制度等方法帮助自身完善相应的法律风险处理法案,从而使得企业上下的法律管理实现一体化。

5结论

对于我国基层供电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且极为必要的,企业只有做好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工作,才可能使得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才可能使得自己所遭受的损失尽可能减少,所以,企业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风险防范与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永杲.试析供电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J].科技广场,2015,02:134-136.

[2]陈永杲.供电企业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J].农村电工,2015,06:8-9.

[3]郑孝华.浅析县级供电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6:235-236.

[4]王休彬.关于供电企业构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思考[J].才智,2015,2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