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例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培养及药敏分析

/ 1

118例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培养及药敏分析

郑坚定

郑坚定(浙江宁波鄞州樟村医院315000)

【中图分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9-0235-02

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需氧菌感染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为了解近期化脓性中耳炎感染菌谱及耐药情况。本文对118例中耳炎脓性分泌物进行需氧培养,依此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我院五官科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化脓性中耳炎病例共118例。

1.2仪器及试剂,,血液培养仪BACT/ALERT/120型。ATB半自动细菌鉴定仪,试剂和仪器均产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1.3方法:无菌棉拭子采集脓液立即接种预温血平板,置37℃温箱培养18~24h(若无细菌生长继续观察至72h),同时取脓液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1.4菌株鉴定: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及诊断细菌学(2)常规方法分离培养鉴定细菌。

1.5细菌耐药性检测:采用K-B纸片法,M-H培养基及ATB试剂条分析耐药情况,结果按NCCLS药敏试验法规则制定,并用标准菌株作质控,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5。

2结果

2.1118例脓性标本分离培养出细菌86株,其中1例为两种细菌混合感染,细菌检出率72.8%,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27.1%,金葡菌10.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8.7%,非发酵革兰阴性菌18.6%。直接涂片检见细菌42例,检出率为35.9%。其中二例涂片细菌阳性而培养结果呈阴性,具体细菌构成见表1。

表186株细菌分布及其构成比

2.2耐药性检测,主要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见表2

表2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

3讨论

中耳炎是耳鼻喉常见疾病,需氧菌的感染是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原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造成感染菌谱发生了变化,感染菌的构成已复杂化,机会致病菌的比例大大增加,特别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感染占有较大比例。本组资料占18.7%。这与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埃希氏菌是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的报道有很大区别,本组资料中,G+球菌占分离菌的45.9%。CSN及微球菌居多,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在标本中的分离率逐渐增多,已多有报道,这主要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有关。

118例直接涂片细菌检出率为35.9%,大大低于培养72.8%的检出率,说明仅依据涂片报告结果有很大的漏检率,培养才是可靠的方法,但普通的需氧培养也存在漏检,本组资料有2例涂片查见G-杆菌,而培养阴性,所以普通培养对中耳炎脓性分离的分泌物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法,应当加微厌氧培养,这2例漏检可能是厌氧菌感染所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李仲光,郑家齐,李家宏.诊断细菌学.香港:黄河文化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