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急倾斜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采煤方法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浅析急倾斜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采煤方法应用

李才江

曲靖市富源县煤炭工业局安全科云南富源655500

摘要:采用急倾斜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方法时,存在通风环境不良、回采巷道难于布置等缺陷,本文以云南某煤矿为例,针对实际地质环境和条件,选择一种科学放顶采煤方式,进行联合布置,非常适于急倾斜极近距离煤层的开采作业,经过实践表明,此法可使作业环境显著改善,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明显降低,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煤层的采出率超过86%,煤层工作面的达到45万t/a的生产能力。

关键词:急倾斜煤层;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布置;放顶煤开采;U型通风

0引言

急倾斜煤层的倾角在45°~90°的范围内,在我们国家,急倾斜煤层具有极为丰富的储量,占全国所有探明煤层大概4%的比率,其中南方和北方的急倾斜煤层储量分别占有的比率为38%和62%。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煤炭资源需求量迅猛增加,某些煤层浅部,因具有较好的开采条件,被过度开采导致储量几近枯竭。而急倾斜煤层因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开采比较困难,因此资源仍很充足,针对此类煤层的开采研究已受到多方关注和重视。为实现急倾斜煤层的开采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当针对急倾斜煤层开采的相关问题,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1矿井概况

云南某煤矿地区的煤层呈现东陡西平的特点,形成了75°~85°倾角,平均倾角达到77°。这个矿井可以采集A5、A7、A8、A9a、A9b共5层煤,如图1所示。该矿井在扩建时,设计了一个悬移支架,将这个支架放在A5煤层的顶煤工作面,而在底端布置了运输和回风巷。但遗憾的是,种种原因制约了生产,从而导致煤的产量较低,工作效率也比较低下。指推进了不到100米,这就要求,这个矿必须在开采中,使用一种效率更高、人员投入较少的方法,同时产生较高的能力,如何探寻这种方法,值得商榷。

2科学选取联合开采采煤方法

2.1水平分段迈步式放顶煤采煤方法的选择

研究发现,可以利用水平分段的方式,迈步开采A5、A7两个层煤,将回踩高度设置在11m。将二者相结合,循环的次数为2,日产量有所增加,可以达到1309t,年度推进可以达到3000m,粗略估计年生产能力可达39.27万t。将二者结合的过程中,上层放置5台顶煤液压支架,下层放置2台,在上层铺设可以弯曲的输送机,这样输送机的弯曲处可以沿着煤层的走向进行输送,这就大大提高的运输的效率和速度。同时在运输巷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安装带式输送机,这样二者相互配合,使工作的循环程度加深,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煤层的开采程度。A5和A7煤层工作面横向剖面如图1所示,采取人工爆破的方式进行推进,在二者的交界处进行保护,形成一个循环的移动架,固定住移动架,形成二者之间的交替移动。后在支架内部安装溜煤槽,将开口和支架相连接,相连接沟通够,有助于放煤时,煤逐层溜入连接处,最后溜入输送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上述装置,有效的并且节约煤炭的浪费,实现有效输送。

图1:A5和A7煤层工作面布置

2.2伪倾斜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支架放顶煤采煤方法的选择

A5煤层可以采取伪倾斜布置工作面,通过放顶煤采煤方法进行煤的回采,这主要是因为其厚度平均可达7.43m,基本在5.75~9.31m之间。回采阶段,比较好的高度是11m。运用这样的方法,要求工作面高度2.8m,最高顶煤8.2m,要求按照0.8m的进度进行开采,放煤时,步距要达到2.4m,每日实现12个,每天推进9.6m,每年推进3168m,日产达到978t,年产达到32.27万t。布置在A5煤层的运输巷,宽度为2.0m、高度达2.8m,工作面呈现30-35度倾斜角。工作面整体安装悬移支架,采取爆破式推进,每3个循环,放煤1次。工作面的运输,主要采取输送机输送,工作面的形状是U型,采取通风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由运输巷进风,经过通风后,再由回风巷回风。其中悬移支架的布置,以及具体的采煤方法详细见图4所示。

2.3采煤方案比较

目前状况而言,水平分段方法在采煤中应用比较普遍,在急斜煤层工作工作中,放煤后,由于角度过大而迅速垮落下来的岩石,对于工作面有着比较大的影响,这样就会破坏煤层的顶层、也会破坏基本层,使煤炭的开采比较有难度,使原生煤层发生变形甚至破坏,对于工作面的顶板一侧,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倾角越大,受影响的范围反而越小。如果采用单煤层的方法,开采近距离的煤层,就必然会影响到相邻的其他煤层,同样的,对下层煤的开采,也会影响到上层煤,这种影响远远大于先开采上层煤。为了规避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这些相互影响,联合开发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法。为了在日后的煤资源开采过程中,更加有效的开采资源,精益求精其中的工艺,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还应当遵循地质运动规律,以及煤层的分布规律,进一步深入研究各煤层之间的联合开采工作。

3实际开采方法应用分析

在五个主要的开采煤层中,A5、A7两层最为重要,其中A5厚度达到5.75~9.31m,A7厚度达到2.00~3.43m,二者的平均值分别是7.43m和2.50m。其余三层作为配采煤层,平均厚度也可以达到1.35~1.45m。根据上述叙述,结合煤层实际的地质条件,将A5、A7煤层联合开采,通过水平分段的方式,迈步推进煤层的开采,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开采水平,增加开采数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开采的过程中,回采高度规定为11米,每隔10米进行一次循环,每次循环开采煤的数量在654.5t,每日循环数量为2.0。这种煤炭的联合开采方式,大大改善了煤炭开采工作面的环境,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艺水平,同时也增加了开采煤的数量,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对日后煤层开采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针对云南某煤矿煤层的赋存环境和基本条件,本文提出一种急倾斜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的放顶煤采煤方法,该法的优势较为明显,在煤层之间,挖掘联络斜巷,在其内部设置搪瓷溜,不但能够形成U型的通风口,还可使煤进行自溜滑动。在放顶煤过程中,可通过联络斜巷进行溜煤作业,在联络斜巷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将超前工作面打开,将联络斜巷内部的风墙掘出,设置U型通风口,形成下个循环。采用急倾斜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方法,不仅可开采两层煤,也可采取联合开采方法,向多煤层推广,并针对具体煤层地质状况,科学设置回采巷道。

参考文献

[1]陈建强.急斜特厚煤层层间岩柱稳定性对工作面的动态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4):11-16

[2]JAHudson,JPHarrison.工程岩石力学:上卷:原理导论[M].冯夏庭,李小春,焦玉勇,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6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