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李和山

李和山

(贵港市覃塘区石卡中心卫生院广西贵港537116)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诊断及应用氨溴索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仅给予急性期发作期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65.22%,P<0.001;急性发作期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体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期给予给予氨溴索治疗,可达到迅速缓解病情作用;慢性期给予避免反复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基础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氨溴索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007-02

慢性支气管炎是基层常见病变,为气管及支气管黏膜非特异性炎性改变为主要病理改变,咳、痰、喘、反复发作为典型症状的慢性病变。除急性发作,很少就诊于大医院,故基层医院、社区门诊成为此类患者就诊的主要单位。对基层医院及社区门诊而言,主要治疗目的为预防、延缓病情继续发展,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为提高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率,提高疾病控制率,特对我院门诊收治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20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80岁,平均(58.54±5.41)岁,长期反复加重咳、痰、喘症状最短1.5年,最长15年,平均(4.11±1.67)年,其中10例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糖尿病,2例并发冠心病。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合并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据当地同期相关文献慢性支气管炎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祛痰、平喘扩张支气管、激素疗法治疗。抗生素联合应用多选择头孢菌素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祛痰剂以盐酸溴已新片口服,同时给予高渗盐水10ml超声雾化吸入,1次/d。

平喘选择喘定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雾化治疗;据患者病情严重度酌情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注射液(商品名:沐舒坦;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83;厂家:上海勃林格殷翰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5mg/2ml/支)静脉滴注,30mg/次,2次/d。慢性缓解期给予氨溴索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934;厂家:天津怀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0mg/片)口服,1片/次,3次/d。同时配合氨茶碱缓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1461;厂家:吉林精优长白山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g/片)口服,1片/次,3次/d。指导患者合理运动、加强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力。

1.3随访及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1年间急性期发作频率、急性期症状持续时间、急性发作期治疗情况。对急性发作期治疗7d后进行体征评分观察。

1.4疗效评定标准[2]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慢性气管炎临床症状评定:有效为急性发作期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减轻50%以上,随访1年间仅急性发作一次,持续时间≤10d;显效为急性发作期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减轻30%~50%,随访1年间急性发作1~2次,持续时间10~15d,无效为急性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临床症状评分标准参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咳、痰、喘体征总分均为12分,均分为无症状(0分)、轻(2分)、中(4分)、重度(6分),轻度均为偶尔出现症状,重度为症状持续,不能正常工作,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间,影响工作,但可坚持工作。肺部啰音总分6分,轻度(1分)为单侧肺叶散在干湿啰音存在;中度(2分)为双肺散在干湿啰音;重度(3分)为满在弥散性湿啰音。

1.5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评定经1年治疗随访发现,研究组未见无效患者,总有效率高达100.00%,对照组8例无效,发生率34.78%,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X2=9.68,P<0.001。详见表1。

表1两组治疗疗效对比[n,(%)]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01

2.3不良反应对比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均为胃肠道反应,其中对照组发生4例,研究组发生5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X2=0.14,P>0.05。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各种诱因使气道纤毛运动障碍或脱落、上皮细胞破坏,使气道自洁功能异常、免疫功能下降,最终使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甚至导致肺泡壁、终末支气管破裂[3]。随着病情不断加重,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使患者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危害巨大。本病以老年人多见,随着年龄增加,免疫力逐年低下,免疫蛋白不足,且空气污染、吸烟、气候变化等因素刺激,均可增加慢性支气管炎发生率。

慢性支气管炎诊断并不困难,以病史及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以反复或长期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表现;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连续发病,发病时间最短3个月;无上述指标而实验室或影像学支持也可确诊[4]。社区或基层医院条件有限,诊断应以病史、临床症状为主,但应与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及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等加以鉴别,以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率[3]。

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抗生素应用、化痰、平喘、调节水电解紊乱等,以达到迅速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但临床发现,通过综合治疗,虽可有效缓解症状,但仍具有发病时间长、连续、反复发病等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减少发作频率、发作时间,是各学者治疗目标。本研究在缓解期给予饮食、运动等指导,同时给予氨溴索治疗,气喘加重者给予氨茶碱缓释片口服,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可见,此方法可有效降低急性发作频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氨溴索为新型祛痰剂,急性期给予可促进稀释黏液、促进痰液顺利排出,以改善患者呼吸状况。慢性期给予,不但不增加不良反应,且可改善呼吸道纤毛运动状态、避免呼吸道受损加重,且有一定抗氧化及抗炎作用[5]。故两组随访1年后,研究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0.001。表明,本药急性期或缓解期均具有良好作用,且可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发作次数,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本研究缺点为未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观察原发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等发生率,以确定远期疗效,有待延长随访治疗时间,进一步研究。

乡镇卫生院为三级医疗体系“网底”,对病原菌及药敏检查存在一定缺陷,诊断困难,多数医生以临床经验及个人用药习惯选择抗生素,笔者则认为,经验及个人用药习惯选择抗生素存在一定弊端,致病菌亦有一定适应能力,多次给予同类或同种抗生素后,易产生耐药性,达到避免被杀灭作用,即为耐药性产生。为避免检查困难、降低耐药性产生,应关注当地、同期相关报道病原菌及药敏结果,以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治疗疗效。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期给予给予氨溴索治疗,可达到迅速缓解病情作用;慢性期给予避免反复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琼.痰热清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6):706-708

[2]许建新,王洪玉,郭欣.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3):186-189.

[3]徐容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3,45,(9):39-40.

[4]苗凤英,魏汉林,伍青,等.三拗片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4例[J].中医杂志,2013,54(22):1957-1958.

[5]王建雄,谢言秋,高红云,等.糜蛋白酶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上海医药,2013,(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