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北地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河南省豫北地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牛长江

牛长江鹤壁职业技术学院458000

摘要体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构成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高水平的师

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职体育师资队伍

为了了解和掌握河南省豫北地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的现状,促进豫北地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的提高与发展,笔者针对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和体育教师的数量配置、科研、培训等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豫北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河南省豫北地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2、文献资料法:运用学校图书馆、中国数字期刊网以及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了解相关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调查法:(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从河南省豫北地区12所高职院校中随机抽取8所学校作为最终调查的对象,调查时从每个学校随机抽出10名体育教师填写问卷表,并对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问卷采用邮递方式,每所学校发放11份教师问卷,共发放88份,回收问卷72份,回收率81.8%;有效问卷58份,回收问卷有效率80.6%。对调查问卷进行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设计可靠,效度较高。(2)访谈法。利用节假日,笔者走访了河南省豫北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及有关人员30余人,听取他们对豫北地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看法,以及关于改善高职院校体育现状的建议。

4、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Excel进行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5、逻辑分析法: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对本研究涉及问题进行逻辑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年龄结构是指人才群体结构中不同年龄成员的比例、构成状况,只有合理的年龄结构才能使教师队伍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4.9%的体育教师年龄在29岁以下;43.2%的体育教师年龄在30-39岁之间;16.4%的体育教师年龄在40-49岁之间;50岁以上体育教师比例占5.5%.

分析可以得出,豫北地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主要是青年教师,4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较低。这说明近几年豫北地区高职院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加强了对体育教师的招聘,特别是高素质、高水品人才的引进。

2、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教师队伍中具有不同学历人数的比例称学历结构,学历是反映教师队伍中知识水平和智能结构的基本条件之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科以下学历体育教师18人占12.3%;本科学历体育教师54人占37%;研究生学历体育教师71人占48.6%;博士学历体育教师3人占2.1%。

分析调查结果及教师访谈可以得出,绝大部分体育教师为体育院校毕业的本科生,一部分年轻体育教师是通过学历进修才达到研究生学历的。

3、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职称结构是指各级职务教师的比例构成状况,合理的职称结构能够使师资队伍处于最优化状态,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助教职称体育教师42人占28.8%;讲师职称体育教师48人占32.9%;副教授职称体育教师45人占30.8%,教授职称体育教师11人占7.5%。

分析可以看出,因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青年教师较多,助教、讲师职称教师所占比例较大,职称结构不太合理,这必将导致学术水平薄弱,对体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4、体育教师数量配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被重点调查豫北8所高职院校共有体育教师146人,外聘教师20余人,这说明豫北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也有个别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聘用较多。

5、体育教师的科研情况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年体育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篇8人占14.5%;公开发表论文2-3篇27人占49.1%;公开发表论文3-4篇15人占27.3%;公开发表论文4篇以上5人占9.1%,没有教师近三年没发表过文章。

分析问卷调查和笔者体会,大部分体育教师近三年发表文章都在2篇以上,这说明一部分教师善于思考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经常将这些整理成文章发表出来;另一部分教师发表文章则是为了职称评定的需要,在完成规定的数量后,他们就不再考虑自己的科研工作。

6、体育教师的培训进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年体育教师参加校级学术(培训)活动55人占100%;参加省级学术(培训)活动17人占30.9%;参加国家级学术(培训)活动5人占9.1%;参加学历进修培训26人占47.7%。

分析可得,体育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学术活动的人数较少,这说明高职院校各级领导对体育教师参加学术活动重视程度、支持力度不够。在访谈中了解到,院校领导在收到上级部门相关通知和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申请报告后总以各种理由拒绝,使教师缺乏与其它院校体育工作者交流、学习的机会;个别院校对教师在职攻读体育硕士或更高学位支持成下降趋势,这势必影响教师想通过进修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最终造成教师学历、职称偏低,教学水平不高。

三、结论和建议

1、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在教师培训进修、职称晋升、科研和福利待遇等方面,要与其它学科的教师同等对待,统一标准,减轻体育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大力改善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使他们充实到本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加强体育教师队伍;

2、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豫北高职院校要加大高学历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和高水平、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引进,尽快扭转体育教师数量配置不足,高水平人才欠缺的现状;

3、大力提升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高职院校大多有中职学校组建而成,教师的学历、职称普遍较低,学校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或更高层次的进修,并尽量做到全额报销进修费用,在职称晋升方面,学校在名额分配上,要同等对待,公平竞争;

4、加大科研经费投入,设置科研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对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分等级给予奖励;

5、加强培训,不定期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到校进行学术讲座或培训,吸取他们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同时,学校要支持体育教师参加校级以上的学术(培训)活动,拓展体育教师的视野,提高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

【2】王凤仙.试论河南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来源[J].教育与职业,2010年,(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