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检查的护理配合

/ 1

PET-CT检查的护理配合

卢欣任金武徐玉叶

卢欣任金武徐玉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放射诊疗中心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4-0155-02

PET-CT(俗称派特)即最先进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和先进的高分辨多排螺旋CT“两强结合一体化组合型”大型功能代谢与分子影像诊断设备,同时具有PET和CT的检查功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一次检查同时提供病变精确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代谢改变的信息,明显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PET-CT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由于PET-CT检查有许多特殊的准备和要求,需要给予护理配合,若对这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可能导致检查结果的误差甚至检查的失败。我院于2009年5月从美国GE公司引进一台64排PET-CT,为此,根据我科的临床实践和学习体会就PET-CT的护理配合作初步介绍和探讨,以克服因护理配合不当而影响核医学检查结果。

1PET-CT检查病人具有其特殊性

接受检查的患者,需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氟18,因此,注射完药物的病人是一个移动的放射源,对护理人员有一定伤害力,通过开展学习讲座,晨间提问,中、短期培训等方法提高护理人员对特殊专业、技能的认知。克服谈“核”色变的畏惧,加强对特殊专业的热爱,既要重视又要合理防范是首要任务。其次,加强专科理论技能的学习,护理人员除熟练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同时还要加强放射性核素分裂、注射、给药及放射量计算、防护等理论及操作技能,严格按公斤体重注射药物,防止渗液、漏液。时间是防护的一个重要因素,尽量缩短护理操作时间是至关重要的,要求护理人员技术纯熟,动作轻快、准确。

2检查患者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2.1受检者禁食、禁饮含糖饮料4-6小时,可以饮水。

2.2检查当日不要穿着带有金属拉链、纽扣、金属装饰品的衣物,女士还应去除带有金属垫圈的胸罩。

2.3育龄期妇女问题考虑到胚胎和胎儿对辐射的敏感性,以及放射性药物可能通过乳汁排出的因素,因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多数放射性药物均属禁忌。故给育龄妇女注射前应询问其是否怀孕及哺乳。哺乳期妇女如必须进行核医学检查,应在注射放射性药物后暂时停止哺乳,并与婴儿隔离,至体内放射性药物降至安全水平方可与婴幼儿接触。

2.4注射后所用的注射器及有关物品必须按放射性废物处理办法严格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照射。核素显像检查者,注射后离显像检查一般有一段间歇期,需要病人在专门候检室等待,嘱咐病人不要随意远离自己的座位,要尽量减少病人之间的相互照射。

2.5注射后患者在候诊室休息,避免来回走动及相互交谈,需饮水500ml左右,检查前排尿。

3心理护理

3.1检查前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接诊台上放置PET-CT宣传册,供患者阅读,楼道走廊及候诊室墙壁上悬挂科室简介、患者检查流程、PET-CT检查注意事项,使病人了解检查前的准备、检查程序。候诊室配置饮水机和一次性水杯,营造家庭式环境,让病人感到舒适,又能够在轻松等待检查的同时增长医学知识。接诊人员主动热情,衣着得体,言语亲切、温和,使用文明用语,不厌其烦,对患者尊重、关心,并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及适应科室环境,与病人建立和睦信任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对检查的顾虑,缓解其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检查。

3.2检查中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进入检查室,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谈,解除患者的心理疑虑。

PET-CT检查时间较长,叮嘱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不能移动身体任何部位,否则会产生伪影,影像诊断结果。可按患者需求播放轻音乐,用言语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产生安全感,缓解其紧张情绪。

3.3检查后的心理护理

患者检查完后,由导诊员安排在候诊室休息,等候检查结果,这时患者的心情最复杂,担心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这时护士应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微笑服务,使病人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当病人看到满面春风的护士时,心里会有极大的安慰,打消患者的焦虑心情。耐心解释病情,对检查出恶性病变的患者,及时告诉病人家属,暂缓告诉本人,以便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同时防止增加病人心理负担。

4小结

在PET-CT检查过程中,掌握适当的注射方法、部位及时间,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也相当重要。解除患者的紧张感,使其情绪稳定,才能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检查,获得符合诊断要求的影像资料。

参考文献

[1]谭天秋.临床核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7~188.

[2]宋建华等.临床核医学检查治疗的护理配合.中华护理杂志,1997,6.

[3]张素仙等.人性化护理在大型仪器检查中的应用.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9.

[4]王志清.心理护理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体会.包头医学,2006年第30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