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

戴凤海

戴凤海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这表明数学文化应该渗透到数学课的学习中。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应更多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我们的数学教育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对这一能力的理解不能太狭窄,它不仅意味着要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或者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处理的能力,而且还应当包括善于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来说,具备后者往往比前者更为重要、更能发挥作用,我们所说的数学文化的意义其核心也就是数学的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同时,作为大众化的数学,更应强调其人文价值,让数学文化在每个人身上都能够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作为学生个人文化底蕴不可缺少的一块基石并伴随他们的一生。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知识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学习重视起来,我认为,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美学的角度帮助学生发现并欣赏数学美

记得当我第一次提到“数学美”时学生都笑了,在学生的心目中谈到美根本就跟数学搭不上边,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只是“枯燥”、“乏味”、“毫无乐趣”。这是对数学的误解,其实在数学中蕴含着很多美,只是我们没有发现,也没有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我们去培养,我们在教学中要多提供一些数学美让学生去欣赏。数学教材中蕴含美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的美、公式的美、体系的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的美、类比的美、抽象的美、无限的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的美、和谐的美、奇异的美等。当我们将这些美的方面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用心去体会数学美,发现数学美。

2在教授数学知识时介绍有关的背景文化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必有其前因后果,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透彻地了解他们所教的那一部分数学知识,而且还应从宏观上来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从而能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能教其所以然。如果教师在教授一些常见的数学概念、理论和方法时,能够指出它们的来源、典故及历史演变过程,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到解析几何这一章时,我先讲了解析几何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当然我也介绍了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儿,也讲述了笛卡儿发明坐标系的过程。在讲到复数时我介绍了数系的发展过程,讲到了大数学家柯西。在讲概率时我谈到了概率的起源,当同学们知道他源于一场赌博游戏时感到特别惊讶,进一步体会到了数学真是无处不在。通过这些背景知识的介绍,同学们不仅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提高了兴趣。

3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通过讲述数学家在获得真理的过程中艰苦奋斗的过程,使得同学们增强了勇气,知道就是那些大人物,那些大数学家们在证明一个定理时也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不是坐在那一想就出来的,这些对于同学们自己去克服困难发现问题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华罗庚、陈景润、高斯、阿基米德的故事。阿基米德在敌人破城而入、生命处于危机时仍然沉浸在数学研究之中,他的墓碑上没有文字,只有一个漂亮的几何构图,那是他发现并证明的一条几何定理。高斯墓前塑像底座为正17边形。华罗庚通过自己的自学,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并经常被邀请到国外讲学。这些杰出数学家的故事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数学家不是生来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同程度上遭遇过很多挫折。不少著名数学家都犯过错误。让学生知道他们犯错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反面获得全新的体会,而且,对学生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4谈论中国数学的历史,介绍中国当代杰出的数学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数学而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可以说,数学是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基础学科之一。仅以现在的高中数学知识为例,杨辉三角,祖庚原理,微积分的思想雏形,割圆术,圆周率的计算等都是我国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有些成就领先世界千年以上。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更应该唤醒国人对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视。因为中国古代的数学思想主要以算法为中心,而电脑解题要尽可能简约化,这与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不谋而合。另外除了谈论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以外,还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当代著名的数学家及其成就,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及其所研究的“机器证明”,还可以介绍《大家》栏目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数学家,甚至让他们视其为偶像。

如果我们的学生只认识刘德华、周杰伦而不知道吴文俊、陈省身的话,我想这一定是我们教师的责任。通过以上的了解可以增加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可激励同学们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自强精神。

总之,通过讲述与教材相关的一些数学文化知识,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单调,其实数学有着更丰富多彩的内涵,从而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河北蒙古族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