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无效输注剖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1

血小板无效输注剖析

李琼秀毛红艳唐兴蕊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院云南昆明650301)

【摘要】目前,血小板无效输注是困扰临床输血较为棘手的难题。然而,血小板输注对治疗和预防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缺陷、血液病、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支持,等等均取到重要的治疗作用。所以,分析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避免无效输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血小板;无效输注;抗体

【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349-02

血小板计数是人体止血与凝血功能障碍筛查的重要指标之一,血小板数量的升高或降低,除了个体自身的生理波动外,还与多种出血和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1],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参与生理止血,促进血块收缩,在凝血中取到重要作用。治疗和预防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缺陷、血液病、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支持均会选择输注血小板,但多种原因均有可能导致血小板的无效输注,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为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分析,以期待引起大家的关注与讨论。

1.血小板无效输注

血小板无效输注(platelettransfusionrefractoriness,PTR)指输入患者体内的血小板被迅速破坏,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未能相应地增加,从而未能防治因血小板数量不足或血小板止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

2.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判断

通过计算血小板回收百分率(PPR)和血小板增加校正指数(CCI)来判断。下面是计算公式和判断标准。

PR%=(PLT输后-PLT输前/L)×全血容量(L)×100%/输注PLT×2/3

[PLT代表血小板计数,全血容量=体表面积(m2)×2.5]

若输注血小板24小时后,PR%<40%,可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增加校正指数(CCI)

CCI=(PLT输后-PLT输前/L)×体表面积(m2)/输注PLT数(1011)

输注后1小时CCI<10

24小时CCI<5

连续3次,可判断血小板输注无效。

3.血小板无效输注原因分析

分为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

3.1免疫因素

包括HLA抗体,HPA抗体,ABO血型不合,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等等。因为当患者在输注各种成分血后,机体都会识别抗原产生各种排斥性的抗体,所以当多次进行输血小板治疗其减少时就形成多次的抗原刺激,从而相应的就产生了复杂的各种各样的抗体。主要是HLA抗体和HPA抗体[2]。以HLA抗体为主[3,4]。HLA同种免疫是最常见的因素占80%以上,尤其是长期反复输血或者同时输注多个供血者血液制品的患者,就会导致患者体内产生同种异性的HLA抗体。

3.2非免疫因素

主要是原发病导致(如DIC,脾大,发热,感染及应用抗生素等),血小板的质量和数量也算是非免疫因素的一种,多数PTR是由非免疫因素引起[5]。

4.PTR的防治

4.1免疫因素

4.1.2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避免不合血小板的输注。

4.1.3输注滤白细胞的血小板减少特异性抗体的产生。

4.1.4选择输注抗原阴性的血小板,减少免疫反应发生的机会。

4.1.5贮备自体血小板输注。

4.2非免疫因素

4.2.1选择单采少白细胞的血小板进行输注,减少抗原抗体反应发生。

4.2.2尽量输注新鲜的血小板。

4.2.3查找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5.结论

目前血小板无效输注的问题在临床上得到的关注很少,然而血小板无效输注又常常发生,“每天查,每天输”成了临床上习以为常的治疗方法,不分析血小板不升高的实际原因,一味的盲目输注,只会贻误治疗。测血小板很简单,输血小板也很简单,避免血小板的无效输注很不简单。无论检验医师也好,临床医师也好,都应该认真分析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谨慎对待。选择合适的血小板正确输注,既对患者的病情起到作用,也使我们宝贵的血液资源没有白白浪费。

【参考文献】

[1]尚红,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5.

[2]赵桐茂.人类血小板抗原(HPA)研究概况[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2):129.

[3]刘达庄.血小板血型.见:王培华主编.输血技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6-203.

[4]LevinMD,KappersKlunneM,SintnicolaasK,etal.ThevalueofalloantibodydetectioninpredictingresponsetoHLAmatchedplatelettransfusions[J].BrJHaematol,2004,124(2):244.

[5]伍伟建,卢瑾.同种免疫性抗体致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策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3):42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