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陶锡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陶锡珉

陶锡珉朱姣姣闫怡筱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的因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而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专职医师护士对此100例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关的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干预,并对比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3个月与干预前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和生活方式。结果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康复所需的时间,住院花费也大大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情况也非常好,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足度也很高。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实行康复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患者的康复也更加迅速,康复情况良好。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应用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大脑的供血动脉,包括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者受到阻塞,亦或是脑动脉发生痉挛,致使脑供血出现中断或者不足,进而脑组织出现坏死的症状[1]。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包括四大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进展性卒中(SIE)和完全性卒中(CS)[2]。每种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都不尽相同,同时存在共同点,并发时,患者会出现手脚无力、感觉器官不灵敏、眩晕以及共济障碍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图表的形式避免项目的遗漏,使护理更加井然有序,从而保证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这10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3±2.1岁,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的病程范围为9个月~12年,平均病程为6.9±1.3年。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身体一侧的肢体出现软弱无力的患者有44例,口齿不清的患者有36例,同时出现一侧肢体软弱无力,口齿不清的患者有20例。经过医院确诊,所有患者都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疾病。

1.2方法

1.2.1入院评估

在此100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之时,就应当由医院的专业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饮食、用药情况以及其他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估[3]。将患者的各项情况如实记录下来,方便之后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具体治疗和护理中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明确注意事项。

1.2.2成立专业的护理干预小组

医院组织专业的医师以及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4]。医院要对护理干预小组的成员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每人下发一本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手册,作为培训的材料,同时请院内资质深厚,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培训的教师。

1.2.3临床护理路径图表的制定和实施

医院首先要集合院内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优秀专家、主治医师和病区护士,大家经过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共同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不断优化康复训练临床护理路径表。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将图表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符合患者的具体状态,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2.4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请院内专家或者主治医生进行讲座、张贴有关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知识的海报、赠送宣传画册、组织患者群体看录像等形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教育内容包括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定义、病因、类型、发病机制及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正常值及波动范围,治疗及护理要点等。时刻保持亲切态度,并结合患者实际情绪状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其树立正确思想理念,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及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做好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相关医学知识的培训工作,让患者能够自行地意识到不良生活方式、习惯和心理状态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治疗的不利影响,使患者能够增强在护理干预之中的依从性。

1.3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治疗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成组比较,以x±s表示。以成组比较的t检验进行假设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

2结果

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康复所需的时间,住院花费也大大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情况也非常好,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足度也很高[5]。

3讨论

临床路径护理可以大大缩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的时间和治疗费用,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获得病人的认可。在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严格遵照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充分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的精神,护理工作在严格做到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同时,兼顾人性化和具体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细致认真,周全谨慎,每个步骤和细节都不落下。最终,病人的住院时间和以前相比,减少了5到7天,患者的行动能力不仅更强,而且出院时的心情相对以前也好了很多。此外,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心情在医护人员的开导和干预下变得开朗了很多,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变化更加的和谐,这不仅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更加愉快,而且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展地更加顺利和通畅,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雪丽霜,杨晓娅.日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1,20(12):547.

[2]李艳玲,张修伟,谭志军.脑卒中发病周期节律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18(4):252.

[3]王新文.脑卒中后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治疗研究的进展[J].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11,2(1):47.

[4]季瑛,周勇,李天雅,等.探讨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上海护理,2009,5(4):58-601

[5]陆栋定,连斌.临床路径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1(2):1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