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观察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观察研究

白君霞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分院中医科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n=26)和实验组(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疗法,n=26),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相关生化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2.31%VS65.38%)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疗效,改善肾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关键词】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8-0187-01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进展性,可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常规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疗效,但是总体治疗效果不佳,提倡中药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改善预后。选取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均满足疾病诊疗标准[1],患者本人无沟通障碍,意识清晰,可做好相应配合。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实验组(n=26)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5.36±3.39)岁对照组(n=26)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5.61±3.39)岁。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类严重疾病者;(2)合并器质性病变、免疫系统严重疾病者;(3)合并严重全身感染者;(4)妊娠及哺乳期妇女;(5)无治疗指征者。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注意为患者做好用药治疗监测,减少不良反应。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药材主要包括大黄、蒲公英各30g,黄芪、煅牡蛎、芒硝、仙灵脾、益母草各20g。灌肠过程中,保证患者肛门括约肌保持松弛状态,鼓励患者深呼吸,对灌肠液温度进行适当调整,一般在35~41℃即可,注意做好保温护理,避免引起肠道不适反应。合理控制灌肠时间,促进药物吸收。灌肠前,为患者排空肠道,臀部抬高10cm,插入深度控制在20~25cm左右,气囊内注入空气或水,灌肠后定时更换体位,强化药物吸收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做好记录。同时,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判断标准[2]:(1)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情控制良好,多种指标恢复正常,症状评分减少>2~3分;(2)有效:病情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基本好转,症状评分减少1分;(3)无效:患者病情无改善,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5.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肾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生化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对比(x-±s,μmol/L)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既往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其不仅能够发挥显著的全身治疗效果,同时也可节省大量医疗费用。对于灌肠治疗而言,其是否能够发挥疗效,与其存留面积及时间相关[3]。对传统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有效改良,此种方式肛管直径相对较小,插入深度更深,药物流速缓慢,可避免液体外溢,同时有效保护直肠黏膜组织,防止黏膜受到较大刺激。

许梦白[4]等人在结肠透析的基础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其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单纯结肠透析,说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特色与优势。本研究实验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65.38%),上述研究充分证实,为患者采用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提高疗效、改善肾功能指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效果明显,应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安全有效,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佚名.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及血清IL-17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8,30(11):44-47.

[2]吕勇,金华,宋蓓蓓,等.不同中药结肠透析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评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1):231-234.

[3]陈诚,章慧,韶建生,等.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周深部脓肿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6):568-569.

[4]许梦白,秦雪,肖翔,等.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21(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