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探讨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莫黎唐芸芸李跟友

(1重庆合川中心血站质管科重庆合川401519)

(2重庆合川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合川401520)

【摘要】目的:探讨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总结其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12年-2014年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并分析相关预防措施,2015年-2016年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应用相应的血液报废预防措施。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抗-HIV阳性、SYP阳性、ALT高、脂肪血、过期、破损、凝块、不足量、溶血是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相比较于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的血液报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发生,主要与仪器设备、人为因素有关。

【关键词】血站;成分制备;血液报废;原因;预防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380-02

本研究通过分析2012年-2014年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旨在找出预防血液报废的有效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016年血站收集血液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分析2012年-2014年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针对血液报废的原因,2015年-2016年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应用相应的血液报废预防措施。参考《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1],找出成分制备过程中由于人为失误、管理不慎、操作不当导致的血液报废现象。观察并对比分析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两个时间段的血液报废发生率。

2.结果

2.1血液报废原因

HBsAg阳性、抗-HCV阳性、抗-HIV阳性、SYP阳性、ALT高、脂肪血、过期、破损、凝块、不足量、溶血是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见表:

2.2血液报废情况

2012年-2014年,平均每年的血液报废率为8.74%;2015年-2016年,平均每年的血液报废率为5.64%;相比较于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的血液报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领域中血液用量正在不断增加,但因为血液供给十分有限,导致临床用血紧张的问题在我国各个地区普遍存在[2]。面对这样的情况,必须加强对血液报废现象的重视,采供血机构在进行血液采集以及成分制备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有效监管,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预防对策,才能实现血液报废率的降低[3]。

本研究中,通过分析2012年-2014年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结果发现,HBsAg阳性、抗-HCV阳性、抗-HIV阳性、SYP阳性、ALT高、脂肪血、过期、破损、凝块、不足量、溶血是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基于此,2015年-2016年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应用了相应的血液报废预防措施,包括:①为确保献血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保证医疗用血质量合格、有效,献血人员每次献血前,都要进行血液检验、体格检查,必须根据规定项目对献血者血液进行检验,具体参考《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的相关规定[4]。同时,也要建立“预约制”与“一条龙”相结合的体检采血弹性工作制度,为了避免预约等候采血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应以“一条龙”模式为主,也就是当天检查、当天采血[5]。②对于集体献血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冒名顶替献血行为,必须给予严格的制止,参与献血活动的公民,不管是个体,还是集体,都必须要带上身份证以便于核对检查,以避免因冒名顶替而导致的血液不合格进而造成的血液报废。③尽量使用2个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初筛、复检,以确保血液质量,减少因假阳性带来的血液浪费问题,减少漏检率。④破损、凝块、不足量、溶血等,主要是医护人员采血技术水平较低、责任心不强等因素而导致的,属于人为原因,基于此,必须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基础与责任意识,规范化地进行成分制备。根据本研究结果:相比较于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的血液报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得出如下结论: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发生,主要与仪器设备、人为因素有关。因此,必须加强对献血人员的健康筛查,同时规范化进行成分制备,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基础,并要对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才能减少血液报废出现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杨琼芳.2010-2014年四川省遂宁市中心血站血液报废原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05):462-464.

[2]陈小嫄.研究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09):1261-1262.

[3]任蓉,谭渭萍,毛学锋.2011年-2014年玉林市中心血站非正常血液报废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9):292-293.

[4]王玉红.成分制备产生溶血血浆原因分析及改进对策[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02):117-118.

[5]邓曦,彭秀春,杨海英,栾玲峰,李惠明,刘红超.非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报废原因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