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建筑设计创作发展路径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建筑设计创作发展路径刍议

郭大攀

腾冲同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云南腾冲679100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城市化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城市居住区的规模和数量上的不断建设膨胀。这种发展形势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注入了更加鲜活的发展动力。在与建筑业发展对应的建筑施工图的设计的容量开始变得非常大。当下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建筑设计的创作发展的方式和标准也有了更高要求的发展。本文将主要探讨的是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来实现和发展中国建造怒设计的创作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中国建筑;设计创作;发展路径

截止到2012年,中国的城市居住人口超过了50%,城市化时代来临,而且城市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不断带给人类丰富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随之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各种挑战和压力,比如人口的不断膨胀、交通的堵塞和资源的短缺以及文化冲突等问题的出现,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有了不断的扩大化蔓延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都在不断的提高和增强,而商业建筑的设计规划也随着这种时代推动力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当今建筑设计创作的历史机遇和存在问题要求建筑设计创作必须从发展路径上着手来改变这种背景下的城市建筑设计创作发展。

1.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1.1有关中国建筑设计发展战略的会议已开展

2013年年底,我国工程院于南京召开了有关中国建筑设计发展战略方面的会议,这个会议的举行和过程,来自世界各国的研究学者对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进行了探讨并作出了汇报。其中在会议中提出了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有效对当前价值的正确把握和判断,而且也缺乏一定的文化对话,体制方面的建设也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这是直接影响我国建筑设计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处在重要转折之上,而中国的建筑设计发展的道路也在这个大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也将逐渐迎来其发展的高潮。

1.2政府部门对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报告

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重点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的规划进行了创新设想,提出把一亿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之中,并围绕以人为核心进行国家发展策略;改造这一亿人的棚户区,并对整体国民居民的环境予以改善和提升,让人们感受和体验到城市文明发展的实质效果;并引导一亿人向西部转移,推动和促进西部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达到东西方地域上城市发展的平衡,并降低其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之间的统一调度。

2.新型城镇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以及建筑业所受到的影响

2.1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发展所受到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影响下,我国也加入WTO来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这就反映了我国将尽可能大范围且深入化的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去,使得中国经济合理配置资源的范围得以大幅度拓展;在不断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之后,使得我国的优势产业得到了发展和不断开发和挖掘;在市场逐渐开放化的趋势下,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进而推动了经济发展的效果和进程。在这种背景下,全球化趋势也使得资源需进行重新配置并从经济社会方式上进行重新整合,进而才能促进社会的成功转型。其中中国建筑业的设计创作也开始随之发生了变化,进行了转型和创新改革发展。

2.2对中国经济发展下的建筑业的影响

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要与国际发展接轨,其要求根据我国自身存在的优势在国际环境下进行分工,所以对调整产业结构是必然的。对各行各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性产业都解除了限制和约束,让其不断挖掘发展的潜力,而与此同时使得部分以进口替代为目标发展起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伴随着这种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无形之中增加了就业结构的扩大和发展。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扩展和新型经济组织的出现,我国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其发展按照新的游戏规则进行利益分配和整合,个人、经济组织等也都必须按照新的游戏规则进行利益分配和整合。

3.新型城镇化给我国建筑设计创作所带来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开始突飞猛进,其城镇化的速度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尤其是这种城市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其建筑设计的突出特点更加具有优势。在建筑行业之中,其竣工的房屋面积高达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史上有效拉动了我国人均生产总值,也即是说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快速推动了建筑业市场的蓬勃发展,并极大的增加了就业岗位,从根本上改善和提升了人们整体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在此阶段,“利好”环境一直都是建筑工作人员长期居住的环境。而且随着这种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和热度,使得教育发展中的建筑行业开始成为非常热门的行业,并在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高的目标,薪资待遇也更加具有优势。在这种趋势下,在建筑设计创作方面的人员可积极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大胆追求自身的建设设计个性,来提升和实现建筑的美观度。

4.建筑设计创作的发展路径的分析

4.1通过城乡平衡协调发展来实现城乡建筑创新

城镇化的发展其不仅表现在大城市,其对中小型城乡的发展和建设也要引起重视和关注,并重点对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呈现建设注入更多的发展精力,从而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进步。在研究学者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中,不断对城乡中人、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予以深入探索,并对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方案和策略的需求,从而达到地域性人口居住的新方法,进而才能提升建筑质量,提高人们生活居住的舒适度。

4.2有效结合建筑技术、材料、设备来推动建筑设计的创作发展

良好的建筑技术是不断促进建筑行业前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不仅是对建筑师专业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从根本上来对建筑内在品质和创作力的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开始帮助人能够对城市空间构造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也创造了各式各样的空间形式和建筑环境。在实现建筑设计创作发展的时候,按照国家相关的建筑设计的要求和规定来执行,实现节能环保以及低碳经济的要求等等,杜绝奢侈浪费的现象出现。

4.3对本土地域特征予以关注,并选择适宜的设计路径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背景下,建筑设计师必须严格遵循专业设计师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在进行建筑设计和设计文化理念的方向和目标上,不因社会不良或消极的社会风气所影响。要充分对建筑的人文营造其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善于对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予以重新整合设计,并结合环境的需求和技术相融合合理设计城乡建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建筑设计的价值思路在发展变化,使得设计师要通过改革思路进行创新,提升设计价值,才能促使我国建筑行业在此时代特征下,迈入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建筑设计创作发展路径刍议[J].建筑学报,2015,1(2):9-12.

[2]叶文思.中国建筑设计创作现状与对应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11):853-854.

[3]邓宇宁,季文媚.基于创作思维培养的中国建筑史教学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4(3):125-128.

[4]刘继武.建筑设计创作要和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J].中国勘察设计,2009,12(1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