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专业人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专业人才

邴伟利

青岛市技师学院山东青岛266229

摘要:“工匠精神”既是一种高超的技能水平,更是一种精神品质。在现代技工教育的机械专业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技工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是机械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工匠精神

工匠以极致的工作态度,对自己制造的产品精雕细琢,对自身的要求精益求精,是一种追求完美精神的工作理念。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境界,发展工匠精神是我国制造向智造转变,成就强国梦的有效途径,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高职类院校开展工匠精神培养,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

一、当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培养的困境分析

1.工匠精神培养表浅化。当前,我国高职机械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对于工匠精神仅仅停留在口号和概念上,更加侧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锻炼与培养,缺乏对工匠精神教育的重视。同时,高职院校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中,也没有将工匠精神纳入到教学和体系中,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仅停留在表层阶段,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十分不利。

2.培养路径较为单一。首先,机械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主要以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规划、专业知识为重点,没有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其中,培养路径较为单一,难以发挥工匠精神的育人作用;其次,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也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工匠精神充分结合,院校更多的是以思政教育的形式,向学生浅显地讲述相关知识,导致学生对工匠精神缺乏深刻的理解;最后,高职院校没有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难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师资团队缺乏理念建设。在师资团队建设方面,院校没有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理念,很多教师都是在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岗位,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对工匠精神缺乏直观且深切的理解,在教师缺乏工匠精神培养意识的基础上,也难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工作。

二、优化培养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

1.构建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培养氛围。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培养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首先应让学生在此方面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利用宣传栏、橱窗、标语或者宣传横幅等方式,在校园适宜的宣传地点展示有关工匠精神的名言警句,或者通过宣传各行各业中做出了接触贡献的工匠事迹,加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识,从而坚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更好地实现我国工匠精神的文化传承。

2.引入专业素质课程。在教学中,高职院校应当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与此同时,还需要积极引入与专业相关的素质课程,推动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教学与素质文化教学的有机融合,合理增设相关选修课程,以此来拓展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课程的辐射范围,通过应用多种培养途径的方法,实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及精神的培育。与此同时,对于专业素质课程的开设还需要院校尽可能地满足课程所需,后勤工作的良好展开是第二课堂开设的基础条件。此外,通过引入专业素质课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帮助学生开拓眼界,为其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增设多种文化活动。高职院校通过应用学生会及社团等组织的载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文化活动,强化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例如定期在班级开展工匠精神培养主体班会,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对工匠精神培养的见解和心得。班会主持可以将收集到各种工匠精神培养事例在班会上播放和讲解,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着更深刻的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以寝室为单位开展工匠精神培养。

4.打造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培养教师团队。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机械专业即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更为重要,技术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很多技巧,同时,对技能的熟练程度也是工匠精神培养的前提。所以,在打造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师队伍时,需要注重聘请专家,特别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育工作者或者从业者,可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同时将工匠精神传递给学生,还可以通过引入高级技术人才,将丰富的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校应加强对教师队伍工匠精神的培养,只有教师具备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

5.创新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培养教育模式和评价机制。由于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大,对实践教学创新发展有很大阻碍,所以,在创新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模式方面,应融入新型教学理念,并注重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加以明确,也是创新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优秀的职业道德培养、尊师重教精神培养、精细制造精神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设计操作能力培养等,同时,通过反复的训练,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对教学模式创新的基础上,还应积极改进评价机制,对理论技能两个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以提高学生学习工匠精神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何瑛械专业工匠精神培养的困境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

[2]王建萍机械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与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