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度测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1

血液黏度测定

卢春娟

卢春娟(黑龙江省医院150056)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201-01

【摘要】血液黏度是血液的重要力学性质,亦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黏.度越高,则流变性愈小,反之,黏度愈低,则流变性愈大。

【关键词】血液黏度检测

[临床意义]

(1)血液高黏滞综合征与血液黏度:多种病理状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血液的高黏滞综合征,如心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休克、肿瘤、红细胞增多症、忧虑等。

(2)血液黏度与微循环病理变化:血液黏度的升高,可造成微循环障碍,如严重缺氧造成的酸中毒,此时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血液黏滞性增加,形成微血栓,导致微循环障碍的病变。

[测定方法]

①毛细管黏度计法。②旋转式黏度计法。③细胞电泳仪法。

[测定指标]

(1)全血比黏度:全血比黏度是指血液流动时邻近两层平行流体层互相位移时的摩擦阻力。不仅检测血液本身(主要是红细胞)的变化,亦可了解血管和心脏的变化。

全血比黏度分为高切变和低切变两种黏度。高切变黏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红细胞变形能力低的血液,其高切变黏度便高;低切变黏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能力,红细胞相互聚集的血液,其低切变黏度增高。

全血比黏度测定的临床意义:一是全血比黏度的测定对了解血液在体内的流动性,解释由于血液黏度增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规律,判断疾病的发展及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二是影响全血比黏度的因素有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红细胞刚性、血小板聚集等,这些因素的增加可提高全血比黏度,常见疾病有脑卒中、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肺心病、脉管炎、肾病综合征、失水、休克、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各种急性或慢性感染、组织损伤或坏死等。

(2)血浆比黏度:血浆和血清黏度可反映血浆和血清组成成分的结构及浓度的变化,主要是蛋白质等球形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特别是纤维蛋白原的变化。血浆和血清黏度升高,血液黏度亦升高。

血浆比黏度测定的临床意义:纤维蛋白原和其他血浆蛋白的含量、分子大小等是影响血浆比黏度的主要因素,其他如血脂、血糖的变化也可以引起血浆比黏度的变化,血浆比黏度增高可以引起全血比黏度的升高,但不成正比。增高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各种急性或慢性感染、糖尿病、高脂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

(3)红细胞电泳时间(EER):这是检测红细胞在直流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反映红细胞表面所带电荷密度和性质的一项指标。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表示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所带负电荷减少,红细胞相互聚集,血液黏度升高。常见于纤维蛋白原和免疫球蛋白增加等情况,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慢性炎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风湿性关节炎等。

(4)红细胞数量(比容):即比积、压积,红细胞数量的变化与血液黏度有密切关系,红细胞数量增多,血液黏度升高。

(5)血沉:红细胞沉降率在某种程度上与红细胞聚集有关,红细胞之间聚集愈强。血沉愈快,血液黏度亦愈高。

(6)全血还原黏度(RVIS):一般全血黏度随血细胞比容增大而升高。为了使血液黏度校正到相同红细胞比容的基础上,于是采用了全血还原黏度这一指标。

全血还原黏度为单位红细胞比容的增比黏度,便于红细胞比容不同的个体间比较。

RVIS的临床意义:全血比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同时增高,表示血液黏度增大,而且与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有关。全血比黏度正常而全血还原黏度增高,表示细胞比容增高引起黏度的增大,红细胞自身流变性无异常。全血比黏度增高而全血还原黏度正常,表示血细胞比容降低,但红细胞自身流变性异常。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均正常,血黏度正常。

参考文献

[1]全国血液流变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J].中国微循环杂志,2000,10(2)6-8.

[2]贺信洋.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基础临床[M].香港科技联台出版社,2000:127-129.

[3]徐建红.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7,2(14):441-442.

[4]刘安祥.冠心病77例血液流变学分析[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6,11(6):827-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