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扣件式钢管支撑脚手架的安全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浅谈扣件式钢管支撑脚手架的安全控制

敖红勇

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510060

摘要:脚手架是根据施工需要而搭设的施工作业平台。扣件式钢管支撑脚手架因连接简便,能够适应各种立面、平面,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施工和市政施工中。由于钢管扣件脚手架自身特点,若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很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为了扣件式钢管支撑脚手架施工做到经济合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确实提高施工管理的技术水平,期望今后在扣件式钢管支撑脚手架施工时能取得更好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脚手架钢管施工施工安全扣件

1、设计方案控制

脚手架一般由施工单位自行设计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还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脚手架应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设计,确保脚手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脚手架设计时应包涵正常搭设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取各自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设计。应根据实际受力合理确定施工荷载标准值,充分考虑风荷载及其它荷载。根据荷载的类型正确取定荷载的分项系数;同时还应考虑材料抗力分项系数和材料强度附加系数。并根据搭设高度、荷载标准值确定其结构安全系数;满足脚手架结构、构配件的综合安全系数,确保钢管脚手架的安全。满堂钢管支撑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家超过30m,同时架体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前建筑市场脚手架使用的钢管、扣件、顶托及底托等材料质量参差不齐,普通存不达到合格标准,在设计计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并增加一定的安全系数。

2、材料控制

脚手架钢管宜采用Q235A级钢制作的¢48.3×3.6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新钢管尽量选择精度较高的钢管。旧钢管应进行调直、除锈处理,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新旧钢管均应进行防锈处理。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尽量选择更新次数少的扣件。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底座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6mm,托座U形钢板厚度不得小于5mm。需进行现场抽样复验的构配件,应复验合格方能使用。单块脚手板的质量不宜大于30㎏,钢管脚手架的杆件、构配件需配套使用,严禁混用。

3、搭设控制

扣件式钢管支撑脚手架的搭设应基础验收合格后,严格按照经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扣件式钢管支撑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架子工,并持证上岗。搭拆脚手架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等防护用品。脚手架搭设前还应对作业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将立杆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并在每根杆底部底座和垫板。垫板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宽度不小于200㎜木垫板,也可以采用槽钢。纵向扫地杆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为保障架体的整体性,扫地杆不得设置过高。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跨,按步距沿纵向、横向通长地连续设置,不得缺失。脚手架立杆接长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两个相邻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水平杆,剪刀撑、斜撑等杆件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且等距设置3个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50㎜。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0.5m。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不应超过0.5m。满堂支撑架应根据架体的类型设置剪刀撑,根据剪刀撑的设置不同分为普通型构造与加强型构造。普通型剪刀撑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应底至顶设置连续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就为5m~8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60°。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超过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距离不超过8m。加强型剪刀撑应根据立杆纵、横间距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当间距为0.9~1.2m时,每4跨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4跨;当间距为0.6~0.9m时,每5跨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5跨;当间距为0.4~0.6m时,每3~3.2m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3~3.2m;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设置层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大于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可调支底座、可调托撑遇螺杆伸出长不宜超过300㎜,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架体的外侧四周和内部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连墙件是水平间隔6~9m,竖向间隔2m~3m,若无结构柱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在有空间部位,满堂支撑架宜超出顶部加载区投影范围向处延伸布置2~3跨。钢管支撑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必须对架体进行试验,以便消除构件间的间隙,保障结构的施工质量。

4、使用和维护控制

脚手架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架体四周设排水沟,并保持排水顺畅,基础无积水。脚手架承受荷载应符合要求,不得超载。在脚手架基础下及附近挖掘作业时,必须对脚手架采取加固措施,否则不得进行开挖作业。严禁在钢管上打孔,脚手架进行电焊、气焊和其它动火作业作业时,应采取防火措施,并设专人监护。严禁拆除架体上的安全防护设施。满堂支撑脚手架在施工加荷载过程中,架体下严禁有人,并专人监护。当脚手架在使用过种中出现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排除,当出现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隐患时,应停止架上作业,并应迅速撤离作业面上人员。在采取确保安全的措施后,由工程技术人员组织查明原因,做出判断和处理。作业脚手架应从第二层起采用安全网双层兜底,每隔10m用安全网封闭。当脚手架停用超过一个月或遇有六级强风及以上风或大雨后,冻结地区解冻后,架体部分拆除,应检查立杆底座有无松动,立杆有无悬空,扣件螺栓有无松动,当扣件有松动时应采用扭力扳手重新拧紧至合格。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无损坏缺失。

5、拆除控制

拆除应按方案进行,拆除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并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拆除脚手架时,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应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脚手架拆除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屋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差大于两步时,必须采用临时拉结措施。拆除脚手架同层杆件和构配件必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拆除。剪刀撑、斜撑杆等加固杆件必须在拆卸到该杆件所在部位时再拆除。拆除的杆件、构配件应采用机或人工运至地面,严禁抛郑。

参考文献:

1、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GB51210-2016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3、GB15831-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

4、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5、GB/T3091-2015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6、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7、CJJ/T275-2018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