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燃煤机组变频静调风机叶片故障分析研究王洪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600MW燃煤机组变频静调风机叶片故障分析研究王洪武

王洪武

(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湘潭湖南411102)

摘要: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台机组,一期#1、2机为两台300MW机组,二期#3、4机为两台600MW机组。#3、4机组分别于2006年4月、2006年11月投产。#4机组2014年经过增引合一改造,取消增压风机,引风机换型。运行至今,2017年小修中发现#42引风机叶片出现严重裂纹,本文通过风机设计参数、运行工况等情况来分析裂纹的形成原因,并提出处理方案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静叶调节引风机;叶片;裂纹

一、设备概况

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机组,为2006年11月31日通过168小时试运行的新投产机组,锅炉为东方锅炉厂生产的DG1900/25.4-Ⅱ1型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本生型锅炉,单炉膛,Π型锅炉,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一次再热,尾部双烟道结构,采用平行挡板调节再热汽温,固态排渣,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受热面采用全悬吊方式,炉架采用全钢结构。

4号锅炉原安装2台型号为AN35e6(v19+4°)的静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考虑锅炉加装SCR脱硝装置,引、增压风机一体化改造后,引风机系统阻力增加,原风机不能满足工况要求。2013年4号机组大修期间,对4号锅炉2台引风机进行了扩容改造,将引风机换型为HA46248-8Z,取消增压风机,引风机出口汇集后直接连接GGH入口,同步对变频器进行了增容改造,型号更换为Zinvert-A7H7800/06Y。2016年10月完成4号机组环保超低排改造工程,引风机设计参数满足运行工况要求,未做变动,其设备参数如下:

风机设计运行参数(B-MCR工况):风机入口流量484(m3/s,单台),入口烟气温度120℃,密度0.87kg/m3,风机设计全压升8923Pa,全压效率86.5%,风机转速965r/min,电动机功率6300kW。

二、设备故障

该风机于2013年7月投入正式运行,运行期间参数正常。2016年10月,机组实施了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风烟系统阻力增加了近2000Pa,风机失速现象频繁发生。据统计,2017年以来#4炉引风机总共发生4次失速,分别在8月1日、8月4日、8月6日和8月8日。风机本体X振动值最高达到4.8mm/s(正常在2mm/s以内)。

2017年10月4号机组小修时发现#42引风机叶片有2条可见裂纹,见下图。

三、原因分析

通过对#42号引风机叶轮叶片裂纹的形式分析,判断该裂纹为疲劳裂纹,而造成疲劳裂纹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失速原因

风机运行区域指的是在不损坏风机的前提下风机的连续运行区域,在广阔范围内,AN系列轴流通风机的性能可以通过调节前导叶以满足现场要求。在该范围以外运行,尤其是如果持续运行时间较长,则会造成损坏。如进口流量太小,会产生旋转失速,会出现出力下降过快或振动突然加剧,在失速下运行将会增加某些部件的负荷,特别是前导叶和叶轮叶片,喘振可使叶轮压盘螺栓被震断或震松。

风机配备了失速报警装置,以用来测量叶轮上游的差压。在稳定区,该差压很低,失速报警器不释放任何信号,如果进入失速区运行,则差压增高,失速报警器将释放信号。(注:在前导叶开度小于43%的情况下,因所测得信号是无用信号,故须予以解列)

自2016年#4炉实施完超低排放改造以来,风烟系统阻力增加了近2000Pa,ECR工况下系统总阻力接近8000Pa,正常运行工况下,便已经逼近了引风机失速区。

2017年以来#4炉引风机总共发生4次失速。风机在失速条件下,产生的气流压力脉动是正常情况下的几十倍,会使叶片受到疲劳,极大降低叶轮使用寿命,最终导致叶片出现裂纹并且裂纹逐步扩展。

2.共振原因

经查询历史数据,风机在35HZ、41HZ等频率下运行时,振动会突变较大,根据经验分析有可能是气流通过频率与叶片固有频率发生共振。而共振会产生较大的冲击能量,若风机长期在此条件下运行,会使叶片受到疲劳,极大降低叶轮使用寿命,最终导致叶片出现裂纹并且逐步扩展。

3.变频器谐波的原因

在增引合一改造项目中,变频器也随之增容,型号为Zinvert-A7H7800/06Y,额定电流750A,过载能力130%(3分钟)/180%瞬动。引风机变频方式运行时其电流主要与风机轴功率有关,当一台引风机突然不出力,另一台引风机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抢风现象,使引风机变频器过流,另一方面,在引增风机合并后引风机出口压力增加较多,烟道阻力特性曲线变陡,使引风机发生抢风后重新并列困难,引风机变频器过流时间过长,变频器功率单元将过热、超温,严重时损坏功率单元,导致风机跳闸。

变频器是非线性设备,使用大功率二级管整流,大功率晶体管逆变,运行中必将会引起正弦波的畸变而产生高次谐波。谐波电流通过电动机在轴系中产生脉动扭矩,脉动频率与轴系(或部件)频率一致时也将产生共振。

综上所述,叶轮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引风机出现多次失速和共振,使叶片本身受到了较大的动应力,而叶片的进口根部所受的动应力最大,所以叶片的进口根部会最先产生疲劳源,受到疲劳损坏,从而减少了叶片本身的寿命。

四、后续处理

由于叶轮、叶片采用进口NAXTRA700钢,焊接工艺要求高,需要专用的工装模具,不具备现场修复的条件,与生产厂家联系后,返厂检修。返厂叶轮叶片进行了全面的着色探伤检查,一共发现6片叶片裂纹,对拉裂损失严重的两副叶片进行了更换,重新焊接处理,其余4片将裂缝打磨后补焊修复,并加装变频口环。同时发现叶轮轮毂内孔已磨损,决定对内孔、叶轮与压盘配合的结合面及联轴器配合的内止口进行对焊处理,加工至图纸尺寸。厂家完成修复后,对所有焊缝进行了探伤合格,并重新做动平衡试验合格后返回现场装复。11月3日检修完毕试运2小时,运行正常。

五、防范措施

1.机组运行期间,尽量降低风烟系统阻力,避免风机进入失速区。一旦风机失速后尽量缩短调整时间,快速调整避开失速区。

2.风机变频运行时,请在运行中监测电机和风机轴系的振动状况,遇到振动加大,找出频率较集中的转速区间,迅速越过共振区,提高风机转速,辅助调节导叶开度。

3.因变频器对电机输出转矩特性和风机的影响未知,建议降低风机调节速度,减少对具有较大转动惯量风机转子的冲击,降低应力幅。

4.风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对风机的运行速度应缓慢调节,避免急剧的启动和制动(可设置较长的启动和制动时间);

5.对变频器进行定期维护,应经常检查变频器电压,电流输出波形是否失真,确保变频器正常运行;

6.在停机检查过程中,建议检查膜片联轴器的螺栓和叶轮压盘螺栓是否有塑性变形;传扭中间轴的法兰盘与轴管焊接处是否有裂纹;叶片根部与轮毂及叶片与圆钢之间的焊接附近是否有裂纹。

六、结论

此次是一起典型的变频运行工况下,因多次失速和共振,使叶片本身受到了较大的动应力而产生疲劳损坏的事件。所幸发现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目前因超低排改造项目实施,造成风烟系统阻力增加,引风机工作环境进一步恶劣。多台机组的引风机工作在失速线区域边缘,每当负荷调整时,经常容易进入失速抢风的工况,给引风机设备带来安全隐患。故建议各火电机组保证空预器、脱硫吸收塔、MGGH的阻力正常,尽量降低烟道阻力,同时利用机组集中检修机会,对引风机传动轴及叶片根部等部位进行探伤检测,及时发现隐患,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静叶可调轴流式风机产品说明书》成都电力机械厂2010年

[2]《锅炉设备检修技术标准(2*600MW机组)》大唐湘潭发电企业标准2010年12月

作者简介:

王洪武,男,出生于1975年9月,工程师,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检修部锅炉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