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环刺螠罐头食品的开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单环刺螠罐头食品的开发

索宁刘双刘艳梅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山东烟台264003

【摘要】单环刺螠体壁富含多种蛋白质和人体必需氨基酸,同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提取的多肽有一定的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相比其他海产品,营养价值极高。目前市面上出售的一般为鲜活海肠,但是鲜活海肠保存运输都需要巨大的成本,并且海肠的加工需要一定的技术与经验,否则海肠将失去其原有的鲜美风味。鉴于此情况,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款单环刺螠罐头。

【关键词】单环刺螠;罐头食品;生产加工;探讨分析

单环刺螠,俗名海肠子或海鸡子,属于螠虫动物门螠纲无管螠目刺螠科刺螠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沿岸的威海市、烟台等地。其优点有:体色鲜亮,体壁光滑、柔韧,富有弹性,通体呈紫红色或棕红色;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抗逆性强,野性十足;自然条件下生长,摄食单细胞藻类、底栖硅藻、有机质等天然饵料,是纯天然生态产品;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提取的多肽有一定的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是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良好材料;烟台海肠肉质脆嫩,口感柔滑,食味鲜美营养丰富。体壁富含蛋白质,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鲜佳品。

一、单环刺螠简介

单环刺螠,属于螠虫动物门螠纲无管螠目刺螠科刺螠属,是一种形态特征介于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之间的海洋动物类型,其在我国的唯一产地是山东省烟台市附近海域,是一种具备良好食用口感和丰富营养价值的海洋性动物食材。

从形态特征的角度展开分析,海肠是一种呈现长圆筒形身体形态特征的海洋动物,其身体上无毛刺结构分布,周身呈现粉红色或者是浅黄色的视觉表现特征,如图1所示。

海肠具备良好优质的肉质和口感,其营养价值与海参相比更为丰富,是具备广泛的群众接纳度和良好市场销售前景的海洋类动物烹饪食材。

图1单环刺螠

二、单环刺螠罐头加工方法

原料处理:将单环刺螠清洗干净,去除内脏,切成适合的小段。

1、漂烫:将处理完后的单环刺螠放入沸水漂烫。

2、盐渍:将适量盐涂抹在海肠表面,可以进行油炸。

3、汤汁原料:

(1)清水,食盐,酱油,糖,味精,五香粉,生姜沫(或先将生姜切碎与100mL水微沸再加入其他配料),搅拌均匀煮沸过滤备用。

可以制作清香罐头或者辣味罐头。

清香罐头可以通过葱段(油炸)实现,辣味罐头可以加入辣椒粉或鲜辣椒。

(2)清水,食盐,糖,味精,胡椒粉,料酒。

(3)食盐,白糖,酱油,生姜,味精,蒜,料酒,葱。(必要可以加入香菇丁)

4、装罐:汤汁与海肠配比2:1左右,排气密封。

三、对单环刺螠的进一步认识

针对单环刺螠即食性产品的加工论题,本文择取海洋动物单环刺螠基础概述,以及单环刺螠罐头的加工技术方法,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论述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单环刺螠即食性产品生产销售领域的一线从业者,构筑和提供坚实且充分的经验参考支持条件。单环刺螠是极其重要且优质的海洋类烹饪食材,切实采取适当的技术方法,做好针对单环刺螠即食性产品的生产加工工作和市场销售流通工作,对于支持和确保相关产业领域综合性经济收益水平的持续改善提升具备重要意义。

本系列名为“肠相思”的系列食品主要为以海肠和沙蚕为原材料的一系列罐头、烟熏风味海肠以及可以泡发的干海肠等食品。作为一种适宜居家旅行、方便且适合各个年龄段人食用的营养食品,富含多种矿物质及氨基酸,食用一定量的该产品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一天对于氨基酸的需求。此外,本系列产品均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海肠原汁原味地鲜香,作为一种方便保存地佳肴,足可以为每个家庭的餐桌大大增色。

以单环刺螠为主攻点的海洋食品饮食文化的建立将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此举将对丰富烟台市城市文化,改变饮食风尚,引领饮食潮流做出卓越贡献。另外,海肠食品需求的增加,将有效地推进单环刺螠养殖工作的发展,促使人钻研养殖技术,推动单环刺螠的规模化养殖。这条产业链一旦形成,将带来巨大社会效益。

结语: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愈发重视。而海肠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的水产品也愈发受到人们重视,单环刺螠作为一种食品,近几年来价格飞速上涨却仍供不应求。但是,目前单环刺螠做法较单一,而大多数人把握不好火候和温度,缺少处理单环刺螠的技术,使单环刺螠风味丧失许多,这也是单环刺螠并未像海参广为接受的原因。那么,我们把单环刺螠做成罐头,调好味道。主要消费人群围绕以中老年人为目标,进而力争将以单环刺螠为重点,将一系列的海洋健康食品打造成为一项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1]宫春波,王朝霞,董峰光.2010-2014年烟台市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2):1440-1444.

[2]张周建,张卫兵,赵荣梅,羌校君,高湘陵,王春明,金峰,陆艳艳.江苏省餐饮业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加工现况调查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4,26(04):386-388.

[3]张淑红,侯凤伶,关文英,申志新.2005—2013年河北省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及耐药特征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4,26(06):596-599.

[4]彭织云,王敬敬,唐晓阳,潘迎捷,赵勇.运用Real-timequantificationPCR方法建立副溶血性弧菌在即食虾中的生长预测模型[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08):108-110.

[5]王欢,谢超,孙媛,吴冬梅.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即食虾仁在常温保藏中的货架期预测及品质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3,44(04):1095-1102.

[6]丁国微,胡小松,李瑶,董鹏,张燕.杀菌条件对即食醉制虾仁品质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07):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