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

/ 2

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

秦小玉王静通讯作者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225400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研究组采用生化检验。另抽取10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比组,接受常规及生化检验。观察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研究组相比要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耐糖量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与研究组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效果优于常规检验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检验手段。

【关键词】糖尿病;常规检验;生化检验

糖尿病在临床中是一种由于机体自身胰岛素代谢紊乱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根据疾病行程原因可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临床患者主要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缺陷或胰岛素抵抗[1]。病发后,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等症状,随疾病的不断发展,则会逐渐对机体各个脏器及组织造成一定损伤,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及健康。目前临床针对糖尿病并无有效治愈措施,仅能通过饮食或降血糖药物对其病情进行控制,从而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糖尿病疾病而言,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对预后有重要影响。本院就2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及常规检验开展研究,并围绕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为研究阶段,抽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①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疗指南》中相关疾病诊断标准;②患者明确研究主题,并自愿参与研究开展;③患者经病理学及临床综合诊断确诊;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认知功能障碍;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③接受检查前1周服用降血糖药物;④合并严重脏器受损;⑤参与其他研究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另抽取10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比组,接受常规及生化检验。研究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23~69岁,平均(46.3±1.4)岁,病程1~12年,平均(6.3±0.8)年;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24~68岁,平均(46.4±1.3)岁,病程1~12岁,平均(6.5±0.7)年;对比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23~69岁,平均(46.6±1.5)岁,病程1~12岁,平均(6.6±0.4)年;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具体内容如下:指导患者开展尿常规,要求患者自取5mL左右尿液作为标本,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相关检查;研究组及对比组采用生化检验,具体内容如下:使用日本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生产的型号为日立008A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实施检测,指导患者抽血前8~12h禁水禁食,于次日清晨取空腹3mL静脉血,对空腹血糖水平实施检测,每位患者实施检测,3次取中间值;如空腹血糖检测水平≥7.0mmol/L,则可诊断为高血糖;血脂检测方式,指导患者受检之前12h禁食禁水,取空腹静脉血,给予离心等专业处理之后,对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对糖耐量水平进行检测时,指导患者于检测前3d维持正常饮食,对每日摄取总量进行控制,碳水化合物控制在150~300g之间,并对患者空腹血糖进行测定,后指导患者喝完80g葡萄糖加200~300mL水,于4min内饮尽,在30min、60min、120min、180min分别采集静脉血2mL,如患者30~60min血糖出血升高,但120~180min血糖恢复正常则证明患者糖耐量无异常,反之则证明其存在异常。

1.3研究指标

观察检测结果,包括诊断有效率、实验室各血液指标及2h糖耐受试验结果。诊断有效率:检验所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相同,判定

为有效,反之则确定为无效。血糖正常指标:空腹血糖为3.9~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23%+-1.44%、糖耐量水平范围为3.8~7.8mmol/L。血脂正常指标:甘油三酯为0.22mmol/L~1.21mmol/L、总胆固醇为2.86mmol/L~5.9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1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0.90mmol/L~2.19mmol/L[3]。

1.4数据处理

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对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数数据的处理,检验采取x2,计量数据的处理,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当P<0.05时,说明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诊断有效率97.00%(97/100),对照组诊断有效率70.00%(70/100),研究组诊断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要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24.533,P=0.000)。

2.2检测各指标对比

对比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研究组相比要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耐糖量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与研究组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常见慢性终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有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而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具有常见、易发、并发症多、治疗周期长、难治愈等特点。据临床资料[4]记载,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类疾病,患者主要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近年来随着居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均发生较大改变,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及不健康饮食极易导致糖尿病发生。患病初期并无明显特异性的表现,疾病发展后期则会逐渐引起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对其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则会威胁患者生命。目前临床并无治愈糖尿病的有效药物,给予其药物及其他措施干预是临床采取的主要手段,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来阻止或控制病情发展,但疾病治疗周期极为漫长,并要求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师开展治疗,从而延缓并发症发生,降低致残或致亡风险。因此,临床对于糖尿病患者因尽快实施有效诊断,明确疾病或高危人群中之后立即开展干预,以对其预后及健康提供保障。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是目前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的有效诊断措施,其中常规检验操作方法复杂,准确率则处于中等水平,且检测结果极易受到患者运动及进食等因素影响;生化检验方法相对较多,且具有灵活、操作方便、准确率高等特点。本研究结果,研究组诊断有效率(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且抽取100例健康体检者实施生化检验结果来看,研究组各血糖及血脂指标与正常值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生化检验的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检验诊断有效率,并通过与对照组正常体检者进行对比,明确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耐糖量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变化,为临床后续诊断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参考。

综上所述,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均有一定效果,但生化检验能够更加直观明确的反应机体血糖及血脂各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数据参考,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检验手段。

参考文献:

[1]任飞云,项晓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管理状况调查[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5):980-981.

[2]王华真,张彦旭.本院近2年门诊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7):98-99.

[3]李国华,林英权.糖尿病患者全身脂肪、血脂、血糖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1):97-98.

[4]霍美英.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