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夏秋季腹泻证治体会

/ 1

小儿夏秋季腹泻证治体会

杨文

杨文(巍山县人民医院672400)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413-02

小儿夏秋季腹泻,为小儿常见病之一,发于夏秋季节。以暑湿泻为多见,主要症状为发热、汗出、烦渴、腹痛、呕吐、腹泻,且来势较急。治疗不及时,易耗气伤阴,酿成危证。其他尚有因感受寒湿的寒湿泄泻和素体禀赋不足,外邪相乘的脾虚泄泻等证,均与夏秋季节湿气较重密切相关。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发生机理,内因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脾气未充,即前人所谓小儿“脾常不足”。一但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极易伤及脾胃而致泄泻。外因主要是气候影响。夏秋季节,暑湿较重,暑为阳邪,易耗气阴伤,湿为阴邪,易困阻脾阳,脾失健运则升降失常,清浊相干,遂成泄泻。小儿易虛易实,素体不足,外邪相干,也易造成脾虚泄泻。

本病大致可分为湿热、寒湿、脾虚三大证型论治。其中可兼有胃肠食滞的表现。湿热泻者,证见发热汗出、烦渴呕吐、腹痛、大便黄赤、气味臭秽、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治以清暑利湿,可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寒湿泄泻,多因外感风寒,内有湿滞,证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纳呆呕恶、肠鸣腹痛、便稀多沫、舌苔白腻、脉濡缓等。治以散寒化湿,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若兼见吐泻酸臭,厌食暖气,腹痛涨满,泻后痛减,可加消食导滞之品,或用保和丸加减。脾虚泄泻者,证见不思饮食,时常腹泻或久泻不止,大便稀溏,面色萎黄,精神倦怠或四肢不温,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等。轻者,治以温中健脾,用理中汤加味。重者,当温肾暖脾,固涩止泻,可用桂附理中汤加减治疗。

若病情突变出现危重症候,属阳气欲脱者,急投回阳救逆之剂如四逆汤等;属津气欲脱者,投以益气敛阴之剂如独参汤等。

典型病例

1、湿热泄泻

李某,女孩,4岁,1996年7月门诊。患儿突然呕吐,发热汗出,口渴饮冷,泻下黄色水样便,气味臭秽,泻下急迫,腹痛,尿短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数。

此证系湿热内蕴,故见发热汗出、口渴、尿黄。脾胃升降失司,清浊相干,扰乱胃肠,故见腹痛里急,吐泻交作。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合六一散加减。葛根6克、黄芩、黄连各3克、滑石各6克(包煎)、车前子3克(包煎)、大腹皮、厚朴、苍术各3克、茯苓、苡仁各6克、甘草2克,水煎服。次日复诊热势已退,呕吐止,烦渴解,舌苔已退,尿量增多,已进少量软食,大便稀溏,次数减少。去清热泻火之黄连和辛温燥湿之苍术,加健脾之白术。服二剂后,诸症消失,大便成形,继用五味异功散调理善后。

2、寒湿泄泻

张某,男孩,6岁,1998年8月门诊。

患儿因热贪凉,坐卧湿地,加之贪食冷食,夜间即呕吐清水,泻下黄色稀水。次日上午就诊,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不渴,肠鸣腹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此证系外感于寒,内伤于湿。寒郁肌表故发热无汗,湿伤脾胃则呕吐下泻,气机不畅则脘腹疼痛。

治法:解表和中,芳香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6克,苏叶、大腹皮、陈皮、半夏、厚朴、桂枝各4克,神曲、白术、茯苓各10克,甘草2克、生姜3克。服二剂而愈。

3、脾虚泄泻

李某,女孩,4岁,1986年8月门诊。

患儿素体虚弱,大便时干时稀。患病前日因贪凉饮冷,次日发生呕吐,泻下稀水样便。就诊时见形体消瘦,神倦,四肢不温,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此证系患儿禀赋不足,素有脾湿,又过食生冷,损伤脾阳。寒湿内盛,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上吐下泻。阳虚不能温养四末,故四肢不温。

治法:温中祛寒,健脾益气。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味。

熟附片4克(先煎)、党参、白术各6克,茯苓8克,干姜、砂仁、炙甘草3克。次日复诊,呕吐止,大便次数减少,肢冷减轻、精神好转。守上方去附片,加炒扁豆、生姜、大枣各3克。三诊见四肢转温,大便正常,饮食增加,精神渐佳。继用参苓白术散调理善后,并嘱其家长注意日常饮食调理,固护胃气,增强体质。

4、体会

小儿夏秋季腹泻,内因主要是脏腑未健,脾胃脆弱,正气未充,外邪侵袭易生泄泻。外因由于饮食不节以及夏秋季暑湿较盛,耗气伤脾。脾伤则内湿生,湿邪困脾则易发泄泻,如前人所说:“湿胜则濡泄”。因而临证时,应分清证型、选对治法、用好方药,才能有效地恢复脾胃燥湿相济,升降协调的生理功能。然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脾胃脆弱,对药物极为敏感,即古人“随拨随应”之说,故用药当慎重,不能过于偏颇。脾胃为后天之本,使用健脾益气之法以固其本,并作为善后调理,既可扶正祛邪,巩固疗效,又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