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分析温静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分析温静孜

温静孜

(国网南平供电公司福建省南平市353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全面改革进一步深化,智能电网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通过加强对智能电网当中的继电保护技术的科学化应用,能有助于智能电网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文章主要对智能电网的发展以及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原理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主要技术和实际应用详细探究,通过此次从理论层面的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加强研究,就能有助于继电保护的作用充分发挥。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智能电网必将全面取代传统电网。智能电网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对电能的供应压力有所减缓。在智能电网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是维持其稳定运行的关键。然而,原有的传统继电保护技术并不适用于智能电网环境,这就对新型继电保护技术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继电保护技术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对其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不断完善,从而为智能电网的长足、稳定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1智能电网的发展以及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原理分析

1.1智能电网的发展分析

当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在向着网络化的方向迈进,以及向着智能化的发展目标上实现。当前的继电保护装置在数据共享以及通讯技术方面的缺乏,就实际的保护装置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这样就只能简单性的实现联保以及互动保护。在对安装处电气量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只对其中故障元件进行切除,这对事故的电力系统所造成的危害就比较严重[1]。通过智能化的电网运行后,能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下,对电力系统运行故障及时性的发现以及解决,在信息的收集功能上也能充分体现,这就能对电力设施安全系数得到了有效加强。不仅如此,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在各个电力行业中的操作要求也有了很大程度提高,这就使传统人工操作的模式被淘汰,智能化电网的发展目标实现就成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保障,能有效的满足实际需求。在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下,能对非线性的问题有效分析,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也有着保障。只有充分注重智能电网的良好发展,才能有助于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用电的满足。

1.2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原理分析

对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发挥,就要能充分注重和实际的应用情况紧密结合。在将传感器应用在智能电网当中进行发电以及输配电的时候,能够通过传感器对电气设备运行的实际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并能在网络系统中所采集的信息数据实施整合,这样就比较有助于对数据的分析。在数据的分析下就能有助于电网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能够在保护定值以及保护功能动态监控等功能上全面发挥。对继电保护的装置作用发挥来说,不仅能够对保护对象运行信息的保护,也能对其他运行设备信息进行保护,而在信息的共享方面得到加强就比较重要。在通过信息的收集以及分析中,就能有效的将运行故障得以判定,节约了大量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大面积停电的问题出现。

2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具备的优势

2.1继电保护的网络化

智能电网运用了全新的数字化技术,使得传统继电保护信号的传输媒介和信息采集机制等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智能电网采用了先进的通信网络,使得用户拥有了更加便捷的信息收集、对比、处理及判断等的基础,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继电保护系统能力的提升,同时简化了继电保护系统和设备体系。随着智能化终端的普及,继电保护系统不仅可对被保护元件进行数据和信息的搜集,而且可通过网络连接获取故障状态信息数据,对当下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给控制中心以相应的预警和提示。

2.2继电保护自动整定技术

智能电网中,自适应继电保护系统可在不同运行模式和故障状态下对保护性能、模式及定值等进行调整,完善了继电保护系统的保护范围,优化了其性能。具体来看,自适应控制技术解决了电力系统的频率变化、单相接地短路状态及过渡电阻变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3继电保护的数字化

由于智能电网采用的互感器传输性能优越,可保证电气量传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必然是优化继电保护的辅助功能,强化对数字化传感器的利用。

3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主要技术

3.1广域继电保护技术

广域继电保护技术是指在运行中,把一个子域当作主要分析单位,有效采集每个子域内的继电保护信息,并在域内及域外基础上作出有效判定。实现自动化控制是广域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安全运行中的较大优势。广域继电保护技术能够与智能电网配合,极大地加快保护动作的运作速度,从而提高继电保护的效率。其具有较高的自适应判断能力和保护能力,智能性较高,对电网故障的判断和恢复有较好的应用。

3.2保护重构技术

保护重构技术的实施主要是针对继电保护系统自身。为了与智能电网的结构相符,对线配置进行了重组,从而大大优化了继电保护效果。优化后的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对每个系统元件进行实时监控,发现故障隐患或失灵元件后,为了保障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智能化地替换。这种系统的自我故障发现和自我治愈是智能化的突出表现。继电保护的自我治愈能力为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起到了巨大作用。

3.3新型智能设备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运行中,新型智能设备能够自行对设备运行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其智能化程度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这就需要为智能电网配备一个更加智能化的控制设备,保证对系统中各个元件的有效管理。当然,这个控制设备要有较大的覆盖面,不是针对其某个段落,而是需要覆盖整个智能电网系统,包括电力能源的发出、输送、转换以及使用等。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电压传感器被发现是较好的载体。在智能设备上安装智能传感器,能够使其自主、及时地收集数据,实时地对电网状况进行分析判断,作出智能化的评估工作,最终为故障维修人员提供准确数据,最大限度地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能力。

结束语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其具有的先进性已逐步体现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及保护等多个环节,也给电网安全的第一道运行防线(继电保护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针对传统继电保护技术存在的问题,应积极开展研究和实践,促进继电保护系统不断适应电网变革所带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要求,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剑锋.浅谈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6(02).

[2]关世照.浅析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J].科技风,2016(07).

[3]张英,张伟.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展望,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