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穴位按摩法治疗12例体会

/ 1

网球肘穴位按摩法治疗12例体会

王显伟

王显伟

【中图分类号】R3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033-02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意思是网球运动员职业病。发病与职业有关,家庭妇女、木工、羽毛球运动员等易患此病。病因多种多样,学说较多,笔者认为是冈上肌劳损,使肱骨外上髁软组织继发性损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经近年来收治12例中,可得佐证,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2例病人中男4人,女8人,左侧2例,右侧10例,年龄18-65岁,其中40-50岁9人,病程1-5年不等,主要症状为肘关节拘禁酸痛,以肱骨外上髁处为重,患肢做抬举或敲击动作时痛疼尤明显,发病以冬春季最多,持续时间1-3月,女性居多占16%,40-50岁居多占75%。

2治疗方法

医生一手放在患者前胸或肩部(自病人背后),另一手拇指放在患者冈下肌附着处作滑动按压,可查得压痛点,但冈下肌附着处较大,故压痛点面积也较广,应作全部附着处检查,一般多以冈下窝中央部压痛最剧烈。按此压痛点常会引出放射性痛麻木感增重,可放射前胸和前臂,这时用重压强刺激弹拔数次,有时病人疼痛难忍,这时外上髁部疼痛已好转,当停止按压后,外上髁部疼痛完全消失,一般在5-7天按压一次。

3治疗效果、体会

3.1经一至二次治愈8人,二至四次治愈2人。2人症状减轻。经治愈患者肘部疼痛消失,局部无压痛,冈上肌无压痛,劳动提物或敲击动作正常,近期疗效好,一年内无复发,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3.2此法简便易行,不需设备,随时可检查治疗,无副作用,安全有效,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3.3冈下窝压痛点是中医针灸穴,手太阳小肠经“天宗”穴所在位,此穴行手法按摩强刺激,经大脑皮层反射性解除肌肉痉挛,以改善患肢血液循环达到中医经络之畅通,改善或消除疼痛,此即为“痛则不痛、通则在通、以松止痛”之治疗思想。

3.4发病机理的粗浅推测:本组病历有如下四个特点:患者多为女性,有繁重的家务劳动;多为40-50岁成年人,此年龄段劳动强度最大;从职业区别上又木工、羽毛球爱好者,采石工人等高发病倾向;④右侧发病率高与绝大多数人属右利人不无关系。以上各种因素决定了肩部活动频繁,活动范围及强度最大,且40岁以上者肌腱常呈退行性变,致使冈下肌纤维被拉伤,甚至部分断裂,造成组织损伤,此损伤即可在肩胛冈中点下方3-4cm处出现激疼点,即是病变部位,恰在隆突型肩胛骨的隆突处,此处肌肉于骨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但无滑囊装置,肩关节活动时,冈下肌纤维的收缩于隆突的骨面间产生较大的摩擦而引起损伤和慢损伤。这一现象使由肩胛骨的结构特点所造成。由于损伤或长期姿势不良及潮湿寒冷刺激,局部软组织出现无菌性炎症,水肿粘连,纤维化疤痕,使所累及末梢神经和小血管受刺激或压迫造成组织血运受阻,缺氧、营养障碍,继而使肌肉附着处软组织劳损产生肱骨外上髁放射性疼痛,而真正激痛点(病变位置)在冈下肌部。经1-3次指压“天宗穴”而不是肱骨外上髁,病能痊愈,这足以说明以上发病机理是不无道理的。

参考文献

[1]王大玫主编《实用外科手术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裘法祖主编本科教材《外科学》第三版P827-P828

[3]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P92

作者单位:442500湖北郧县茶店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