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入情,境中求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以境入情,境中求知

李洪华

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第二初级中学262729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情境教学的策略主要是立足于学生的心理需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创设策略、体验与感悟策略、反馈与升华策略来调动各种教学元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学习方式转变双丰收,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意识。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有效策略

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解决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抽象与形象、理论与实际、理性与感性以及新知与旧知的关系和矛盾。情境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更有意义地学习。任何情境的创设都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否则就毫无意义甚至是适得其反了。那么,在当今的新课改理念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巧设情境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与生活相联创设问题情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先生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地理学科是一门抽象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可以把这些抽象的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进行讲解,然后再积极地引导学生们去观察、发现,借助于地理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为进一步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奠定好基础。

二、创设活动情境

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充分挖掘地理课程资源来创设活动情境,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内化地理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首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然观察、观测,如观察每天天气变化情况、太阳东升西落情况,观测每天气温的变化,找出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观测当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技素养,帮助学生自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采访、访问,如采访各县市地方政府,访问各县市交通局、水文局、环保局建设局等,获取相关资料,以了解当地人口发展、资源开发、环境质量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而且还锻炼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增长了才干。再次,可以组织学生去野外考察,如进行野外地貌考察,了解各县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去农业生产基地、苹果梨园进行考察,了解农业发展情况;考察各县市重要旅游资源,了解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情况。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自观察大自然地理事物和现象,能更好地理解掌握书本上讲授的地理知识。最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进行“我市城市发展变化”、“我市人口变化”、“我市城市规划”等社会调查,再进行研讨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让学生把这些体验写下来或办成小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常接触自然状态中的人、物、景,丰富生活世界,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现代教育技术也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场景,尤其是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模拟出地理场景,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情境体验了解地理知识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案例:学习地震形成原因时,老师先为学生播放国家地理频道的电视节目《311日本地震大剖析》,通过多媒体资料,可以较为全面地向学生介绍地震现象,让学生如临其境。播放完节目资料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模拟地震的形成原因,动态地展示地壳内的岩石运动。通过多媒体设置的知识情境,让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而生动。而在讲授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理特征、人文风情时,可以选择一些电影电视节目,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节目,去欣赏大自然的壮阔,了解到不同的地貌特征以及人文景观,能够做到寓教于乐。

四、创设漫画情境教学,提高中学生人文素质

漫画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漫画形式寓意深远、幽默诙谐。目前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巧用与精选部分和教材内容相关的漫画,这样可以加强教学趣味性、形象性与生动性,可以培养出中学生解决问题、综合分析与逻辑推理的能力。如课程中讲到国内水资源的污染时,可以使用课本中的漫画来进行讲解,这样也就容易巧设情境问题,引导中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面对环境问题时,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其次,关于水质问题应该如何改善,从古到今有着怎样的变化;今后生活与生产过程中需要如何治理。而这些问题的漫画多种多样,例如,《烟囱里的世界》与《钓鱼者新招》等,实践看出,使用漫画来巧设情境教学模式,可以使中学生主动探究与创新,进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春文初中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2,(12)。

[2]张卫青初中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3]徐艳周申立王兴贵中学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