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痹通颗粒配合针刺疗法治疗DPN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消渴痹通颗粒配合针刺疗法治疗DPN的临床观察

张秀文林月荣陈涛

张秀文林月荣陈涛

山东省高密市中医院261500

摘要:目的:观察消渴痹通颗粒配合针刺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观察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各30例,治疗组给予消渴痹通颗粒口服配合针刺疗法,对照组给予弥可保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P<0.05)。结论:消渴痹通颗粒口服配合针灸疗法治疗DPN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痹通颗粒;针刺;弥可保;临床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60%-90%,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甚至可达100%[1]。DPN也是使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本病迁延难愈,单一治疗方法疗效往往较差。笔者应用消渴痹通颗粒口服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此病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60例,西医诊断标准符合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制定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疗规范》的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卫生部2002年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气虚血瘀证的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5(平均56.2)岁,糖尿病病程2-20(平均10.2)年,合并神经病变病程3个月-16年(平均6.2年);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4-71(平均57.6)岁,糖尿病病程3-23(平均9.9)年,合并神经病变病程4个月-15年(平均5.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观察方法两组病人入组后均继续其常规的糖尿病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应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要求空腹血糖≤7.0mmol/L,且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治疗组给予消渴痹通颗粒口服(组成:黄芪3袋、赤芍1袋、川芎2袋、红花2袋、地龙1袋、土虫1袋、元胡1袋、鸡血藤1袋、细辛1袋、丹参1袋;用法:所用中药免煎剂由三九药业提供,按每个处方为1天分2次服用量,早、晚温开水冲服)配合针刺治疗(取穴:a组肺俞、心俞、胰俞、脾俞、胃俞、肾俞;b组膻中、气海、血海、阴陵泉、足三里、悬钟、太溪、太冲。两组穴位每日都取,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施捻转手法)。

对照组给与弥可保(甲钴胺片)0.5mg,日3次口服,由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国药准字H20030812)。疗程一个月。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或增加≥5m/s(以改善最明显者为准)。

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减轻,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3m/s。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甚或加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提高<3m/s。

2.2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治疗组301017390.0%

对照组304141260.0%

由上表可以看出,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

2.3结果两组综合疗效比较,见上表。

2.4不良反应治疗中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本病现代医学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中医学认为属于消渴、痹证、痿证等范畴[2]。笔者认为,消渴日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运血无力;津血同源,阴虚则血流滞涩,终致脉络痹阻,发为本病。因虚致瘀是其发病的基础。消渴通痹颗粒为我院院内协定处方,临床已应用多年。其中黄芪,意在补气行血,取气能行血之义,气旺则血行;赤芍能除血痹,有散邪行血之效;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通行血痹;红花善行经络,能活血化瘀通络;地龙、土虫为虫类药,可直达病所,发挥破血逐瘀之效;元胡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之血滞;鸡血藤、丹参,既能养血又能活血,有活血而不伤正之妙;络以辛为泄,细辛既可引药入络,又有温经通络之效。本方补气药与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以治病本,活血通络以治其标,标本兼治,且补而不滞,通络不伤正,合而用之,则气旺、血行、瘀消、络通,诸症皆除。同时,中药药理表明,活血化瘀药有扩张血管,增加外周神经组织的微循环灌注,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功能恢复等作用[3]

《灵枢?百病始生篇》曰:“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田静峰等[4]认为:络脉阻滞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关键。因此,配合针刺治疗,可刺激经脉的传导,激发调节经络及脏腑功能,疏通气血,标本兼治。其中肺俞、心俞、胰俞、脾俞、胃俞、肾俞培补脏腑;膻中、气海、血海、阴陵泉、足三里、悬钟、太溪、太冲疏通经络、活血止痛。诸穴合用,补中有行,行中有散,气血周流。

本研究发现,消渴痹通颗粒配合针刺疗法在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痛苦,且安全性高,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BoultonNJM,VinikAI,ArezzoJC,etal.DiabeticNeuropathies:astatementbythe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J].DiabetesCare,2005,28(4):956-962.

[2]王婷婷,张德宪.“治未病”思想在指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防治中的意思[J].山西中医,2011,27(10):60-61.

[3]苟文伊.化瘀通络法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8例[J].四川中医药,2005,23(3):64.

[4]田静峰.刘红旭.络病理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11,30(6):405-406.

作者简介:张秀文,女,42岁,主治医师,高密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