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研究

赵威潘京涛吴庆涛王国松吴赛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高职院校的定位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训基地,可以说实训基地是学生锤炼技能的“大熔炉”,那么这个“熔炉”的质量就关系到学生技能是否能够达到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所以铁道机车专业一直致力于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本文特就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的研究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实训基地高水平建设标准研究

一、指导思想

针对铁路运输行业对机车检修、运用、保养、维护等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学院与企业合作成立机车车辆分院、建立“厂中校”,校企深度融合,打造成内涵丰富、功能完善的“双主体”人才培养平台。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在校企“双主体”的平台上,实现“三融合”,即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融合、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相融合、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融合,形成“双主体、三融合”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懂原理、精驾驶、能保养、会维修”的铁路机务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目标定位

1.对接职业岗位群和专业技术领域,服务专业群建设,支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成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

2.坚持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与技术服务为一体,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建成区域技术创新推广中心。

三、建设途径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机制为突破,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实训设备、实训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推进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提供实操实训平台、建立“厂中校”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基地运行效率,提升基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校内实训场地建设

铁道机车专业共设有12个实训场所,信息化模拟驾驶实训室7个,能够完成铁道机车专业相关的通用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

1.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设备268套。

2.有完善的配套辅助场地,通风、照明等基础条件满足实训要求,无安全隐患。

3.场地设施布局与企业生产工作流程相对接,能满足“做中学、做中教”等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

4.实训场景与现代企业生产服务场景相接近,专业文化浓郁,有专业技术发展历史、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设备功能介绍、典型产品介绍等专业环境布置。

五、校外实训场地建设

为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与未来工作对接,铁道机车专业特与行内12所企业,共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包括朔黄铁路机辆分公司实训基地、唐山机务段实训基地、哈尔滨机务段实训基地等。

校外实训条件,简介如下:

1.具有足够数量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顶岗实习需求;

2.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应具备相应的实习条件,并能为师生提供基本的食宿条件,能为顶岗实习学生发放一定的实习补贴和提供意外伤害保险;

3.配备足够数量的、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校外指导教师。

六、教学团队建设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团队现有校内专任教师58人,企业兼职教师29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7人,高级工程师9人,讲师3人,工程师20人。在58名专任教师中,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36人,双师素质教师49人,省高等学校教学新秀1人,轨道交通牵引动力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黑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注册考评员3人。兼职教师分别来自齐齐哈尔机务段、三棵树机务段、哈尔滨机务段,其中10人为企业技术专家,18人为企业技术骨干或职业技术能手。

七、建设成效

1.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对口就业率95%以上,当年劳动合同签订率95%以上。

2.毕业生平均3个月转为正式职工,转为正式职工的时间普遍短与同类院校毕业生,充分说明学生通过实训基地训练,提高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度,从而能够快速地融入工作。

3.就业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工作能力十分认可,各就业部门新员工的负责人基本都是本专业毕业生。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到,本专业的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带来了实际的效益。诚然,实训基地建设还有不足,还有上升的空间,但相信以后,通过不断努力,依托学校的资金支持和本专业所有人员的努力,实训基地建设会向更高水平迈进,紧跟铁路的发展方向,为铁路行业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支撑铁路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