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营造引发百姓共鸣的文化景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浅析如何营造引发百姓共鸣的文化景观

邹立杰

北京万合创景国际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830000

摘要:在城市化的建设进程当中,城市文化景观是表达和传递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是城市意象塑造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们较为直观的认知一个城市的途径。文章结合具体的设计案例,探寻如何将文化和艺术植入城市肌体,激活城市的公共空间,引发百姓共鸣,搭建起人与城市对话的桥梁。

关键词:共鸣,城市景观设计,文化景观

城市文化景观的设计是设计师对于公共生活理念的传递和表达,也是人类用艺术的视野来看待生活中的公共问题,通过改变和美化城市的景观面貌,影响并唤起人们对待周遭世界的思考。

一、人与城市的共鸣:城市意象

每一座城市的文化景观,都是一种精神投射下的社会行为,艺术和美不是唯一的目标,一种精神意象所凝结的一种态度、一种眼光、一种体验,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许更符合我们的审美追求。

英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吉伯德说过:“城市必须有恰当的功能与合理的经济性,但也必须使人看到时愉快,在运用现代技术解决功能问题时应与美融合在一起。”

城市功能与美的融合,往往就是一座城市给人的感官印象。众多感官印象汇成城市意象,它包含着人们对整个城市的行业,街道住居,园林广场,地标,饮食节庆,居民精神等多方面的感知和了解。

就如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对某个城市的画面,那些不断被不同人群所重复建构的画面即是城市意象的核心表达,同时也是该城市最重要的个性特征。

二、共鸣的基础和目标:百姓景观

在城市化的建设进程当中,城市文化景观是表达和传递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是城市意象塑造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们较为直观的认知一个城市的途径。

城市文化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突出城市的特点和场所的精神。而展现一座城市独特的人文特点和精神风貌,需要充分的把人文倾向融入到城市文化景观当中。其所表达的内容应是一种广为大众所接纳,为大众所熟悉并能影响到大众日常生活的文化。

通过景观的感知性让整个城市的文化展示出来,在形式与内涵上与观光者形成“交流”,并在功能上满足大众的日常活动需求。这便是我们所倡导的园林文化景观的营造方式,即设计一处让人们感到熟悉,心灵有所感悟的空间,让人与景观能够产生共鸣,同时也让人们感到方便舒适的环境。

三、共鸣的表达和手法:情景塑造

在我们设计的城市文化景观项目当中,设计师不仅要对文化景观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还要仔细雕琢园林要素的布局和设计,尤其一些重要节点的景观小品,通过策划被赋予了浓厚的人文感情。

这些景观小品融入了园林设计师的理念和思想,是源自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创意于生活的构想。作品中赋予的内涵与情感,往往能够引发观光者对生活的共鸣,下面以五个具体的设计作品为例进行阐述:

1.百手情文化景墙

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自古人们就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在呼图壁4A级景区世纪园中,有一座浮雕,以当地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年龄阶段的百姓之手为原型,九十八只手姿态各异,或执笔阅读、或双手紧握,并留出一双手印,待游人将双手放入,组成百手景墙。以此传递勤劳创造幸福的人生信条。

对于城市公共艺术的设立,人的行为方式更有助于城市公共艺术审美意义的传达和价值体现。百手景墙在城市的公共环境中,通过它的形体、肌理、空间形态等和人建立了视觉的、触觉的、心理的、行为的交流,借以传递“勤劳创造幸福”的艺术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如图3-1所示。

2.千峰骆驼进奇台主题雕塑

一个城市是人与人、人与历史、人与事件,以及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共同在时间的历程中营造出的公共空间。城市空间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着很深的烙印,也决定着人们心理的基点。

在奇台水磨河沿岸,一组“千峰骆驼走奇台”大型群雕伫立在这里。奇台作为西域的四大商都之一,天山北路第一门户,是中外和内地来疆及疆内各地商品的集散地,在丝绸之路的商业贸易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图3-2所示。

“千峰骆驼走奇台”正是古城鼎盛商贸的写照,是印刻在城市文脉中的显著标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通过景观雕塑与环境营造,将这段城市文化的意象进行历史缩影展示,能使当地的百姓和各地的游人更加直观的了解古城奇台的商旅文化印记。仿佛历史再现,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3、水景稻香文化景观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表达中,材质是体现意象营造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段。新工艺的方法,不同的材质,不同的表面肌理,不同的色泽与色彩,都代表着各自不同的特质与品性。

在温宿龙泉河畔,一组“水景稻香”雕塑以水稻为元素,设计六组不同大小、色彩、姿态的水中稻米,形成序列的湖光倒影的圆形透景,体现温宿县“南疆稻乡”的城市品牌。

白天湖光倒影,夜晚结合光影,形成色彩斑斓的水中稻景,仿若置身于“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意象中,成为公共空间的视觉焦点,如图3-3所示。

4、校训树校园主题雕塑

高校校园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因其所处的特殊场所——大学校园空间中而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要让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学校产生较强的存在感和认同感,就需要通过公共艺术反映校园传统文化、行为文化,营造校园的场所精神。

在北方工业大学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大庆之际,应校方邀请设计制作了校园主题雕塑“校训树”,如图3-4所示。

主雕创作灵感源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整体造型以抽象化的“大树”为原型,“树根”深根固柢,“树干”明示校训,“树枝”展示校标。三部分构成一个庄重、稳定的抽象化“工”字,寓意北工大以工科为主又多学科同步发展的办学属性。

凤落梧桐,山木毓秀,树状造型的艺术化表达,不仅突出北方工业大学的个性特色,更能让师生在情绪上产生形象认同,从而产生归属共鸣。

5.繁花似锦城市雕塑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这是王安石暮年退居金陵所做的《北陂杏花》。

位于新疆农一师四团的创业产业园区的主雕作品“繁花似锦”,就是以杏花为元素,展现兵团城市的特色农业,五朵花瓣分别展现“小麦、玉米、马铃薯、吊干杏、奶牛养殖”五大特色产业,花叶抽象为舞动的绿色绸带,寓意绿洲农业的蓬勃发展,如图3-5所示。

“铸剑为犁”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震撼人心的革命,几十年来,几代生产建设兵团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用血汗筑起了一座屯垦戍边的历史丰碑。

四团创业产业园区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交易,农业服务为主要功能,未来这里将成为第一师阿拉尔市绿色有机特色食品的生产基地,成为边境民族特色商品的贸易集散地。

结语

文化景观更需要创意设计,设计师并不是简单地展示地域文脉或生活片段,而是要将已知的元素组合运用,重新创作演绎。在共性中找出特性,活化传承的知识,升华创新的智慧。

没有特征的城市最终会让人没有归属感,没有特点的园林也不会让人留下印象,设计师应当拥有创造共鸣的能力,用文化景观,搭建起人与城市对话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浮雕在环境景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闫晓琼.美术向导.2013(01)

[2]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攀枝花市为例的研究[J].杜宏,唐敏.华中建筑.2007(02)武

[3]以公共艺术替换城市雕塑[J].朱尚熹.雕塑.2004(05)

[4]城市公共空间造型艺术的学术化途径[D].李源恒.中央美术学院2006

[5]现代雕塑与环境[J].柯秉飞.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S1)

[6]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J].徐峰.广东建筑装饰.1997(04)

[7]浅谈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J].赵宏振,初日红.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05)

[8]公共艺术时代[M].江苏美术出版社,孙振华著,2003

[9]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周进著,2005

[10]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J].宗世英.长春大学学报.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