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浅析

李俐

江苏连云港222000

身份证号码:32070519770110xxxx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建筑企业的信誉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工程中的重大过失,能够科学有效地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完善建筑现场施工流程,加大建筑现场施工管理尤为关键。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准备;绿色施工;现场管理

一、建筑施工准备阶段分析

1.1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和掌握本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图集、规范规程,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有关技术要求,并形成自审纪要,按时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收集施工现场地质,地下管线资料,并进行现场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的交验工作。对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试验、记录、测量、仪表等检测工具必须进行检查,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1.2加强建筑施工中的现场准备环节

为了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需要对工程现场条件进行场地设备布置。施工现场的一般规定如下:

一是施工现场每道工序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成品半成品保护完好,场区应设垃圾池,垃圾及时清理。

二是施工用电实施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配电箱用铁皮制成,有门,有锁且防雷防雨,并有序号,一、二级箱内张贴本箱负荷图。

三是施工现场必须制定消防制度,专人负责,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活动,按规定配备安全可靠性能良好的消防器材,建立防火档案。

四是各种人员进入工地都必须按规定和要求佩带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施工现场按规定设置安全网,防扩栏,工地应设门卫,外来人员须登记,经领导批准方可进入。

五是场区内砂石成方,模板等材料堆放整齐,并按规定做好标识牌的管理工作,易扬尘材料须覆盖严实。施工现场应制定防盗、防火、防洪、防坠等管理制度。

1.3做好建筑施工前的劳动力准备

针对施工内容对工人分组管理,班组长负责,项目部依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组织进场并做好,资格审查和身体检查,对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按照公司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执行。工人进场后做到安全教育及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工作,要求工人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文明施工,质量进度等指标按期实现。

1.4做好建筑施工前的物资准备

在施工前,应提出单位工程的材料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分批进场,进场后的材料应及时进行复检,明确物资名称、类别、规格型号、材质、数量、质量要求和供货时间。原材料、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后,现场材料员应及时与采购员沟通共同验证,进场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现场技术员接到相关资料后,按规定进行验收并取样检验,合格后设置标识牌,在指定地点存放入库,材料按类别摆放整齐,做到帐卡物相符,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限期退场。

同时,项目部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及时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并进行安装调试工作,达到要求后设置标识牌和操作规程,机电设备管理员应设立台帐编制维护、保养计划。对进场的钢管、机件、模板、木材等周转材料应按总平面布置,分别堆放整齐,对钢模,钢管应进行休整刷油,认真检查机件的质量、数量,对不符合要求的组织退货,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施工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检查是否达到开工条件:一是制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保证施工安全的各项措施;二是施工组织设计和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已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三是具备执业资格的各管理岗位人员已按规定要求到位;四是领取到施工许可证,到达开工条件后,填写开工报告,向建设、监理单位提出申请,待批准后方可开工。

二、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大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

目前,建筑施工绿色环保化已经越来越被业界所认可,绿色施工技术通过对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能源消耗,从而节约资源。即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对建筑质量的要求,又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及材料消耗。

2.1有效控制施工扬尘,实现建筑绿色施工

过去的建筑施工现场扬尘现场往往会很严重,对环境保护产生了较大的威胁。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在对建筑材料或者土方运输的过程中,运输车辆需要采取较为严密的封闭措施,对于水泥、土沙等粉尘装施工材料,存放过程中需要采用封闭模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利用好现场防尘带,避免扬尘污染继续扩大。

2.2有效控制施工污水,实现建筑绿色施工

对于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污水,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质检测,确认污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标准后,才能进行排放:对于含有有毒物质或处理相对困难的污水和油料等,要使用防水性和密封性较好的容器进行统一回收和处理,坚决避免渗漏现象的发生。

2.3有效控制施工噪音与振动污染,实现建筑绿色施工

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污染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在施工初期,运输车辆的行驶和施工设备的运转都是分散的,噪声影响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随后搅拌机等固定声源多,功率大,运行时间长,对周围的居民影响明显,其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施工机械与敏感点的距离。要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采取必要的封闭措施,减少噪音的向外传播,采用噪音较低的建筑机械,都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对于周边地区的影响。同时,为了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的噪音与振动污染,要经常性地对建筑机械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

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是使工程质量达到要求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工程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不断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强知识培训,以提高其执行能力。坚决杜绝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按规定严厉查处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3.2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

安全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贯穿于工期、质量和技术的任一要素之中,在任何一项要素的组成过程中,若忽视了安全,将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得经济上受损,严重者将可能影响公司和企业的形象。因此,建设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应统一思想:施工安全无小事,应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且将安全生产作为工程施工最主要的工作来抓。

3.3提高企业领导对建筑安全生产的认识

一是强化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使之深人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树立起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的思想,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使之落实到行动中。

二是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与企业资质、安全资质、项目经理资质、工程招投标及企业业绩和领导者的政绩挂钩。

三是加大对安全事故有关责任者的处罚力度,迫使企业领导者把安全工作真正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做到行动上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王伟.建筑工地施工如何搞好安全管理[J].材料与装饰.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