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红色文化在文化强省战略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河南红色文化在文化强省战略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刘国瑜

刘国瑜(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6-0346-01

摘要:河南红色文化在文化强省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今后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河南红色文化资源应该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坚持科学发展、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有机结合以及传承与创新有机统一的原则。为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应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多种路径。

关键词:河南;红色文化;地位;开发利用

在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红色文化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加强对河南红色文化的研究,一方面,挖掘河南“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扬“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可为培育人才及建构和谐河南提供精神支持;另一方面,对河南红色文化教育、开发红色旅游进行科学性分析,推进红色文化与河南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应对金融危机都有现实的意义。

一、河南红色文化在文化强省战略中的地位

河南红色文化在文化强省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1.河南红色文化是河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河南形象的宝贵财富。红色文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河南传统优秀文化和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相结合的产物。发展河南红色文化有利于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帮助人们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利于弘扬中原优秀文化传统,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软实力。一句话,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深入人心从而焕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针对河南省独特的社会环境,它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有河南地域特色的创业理念的培育,对塑造时代需要的河南新形象、好形象,对打造河南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塑造当代河南人的核心价值观念,都是非常有效的。

2.河南红色文化是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河南红色文化发展好,对省内,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精神营养,有利于凝聚民心,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省外,有利于提高河南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河南形象,进而会吸引海内外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来河南省投资兴业、投身发展,使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获得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河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即国家要搞好文化保护方面的愿望、地方经济要快速发展的愿望、开发商要获得效益的愿望、当地居民要保证得到利益的愿望、游客要得到高品位的文化享受的愿望。这里尤其要把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与经济功能并重。传播红色文化是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红色文化具有极强的育人功能。在开发利用时,应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凸显红色文化主题,打造一批红色文化产品工程,让旅游者无论是观赏景区景点、民居建筑、歌舞表演,还是品尝风味小吃,参加游戏活动,都能感受到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

2.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有机结合。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有的是为了感受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有的是为了能够生态休闲度假;有的则想回顾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的则是为了体验特色的地域文化生活……所以,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人们多方面的需求,把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有机融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打造一批综合型、复合型的具有河南特色的红色旅游精品品牌。

3.传承与创新有机统一。既要有效保护红色资源的历史原貌和完整性,又要借鉴多种研究方法,在研究内容、研究手段上不断创新,力求新的视角、新的形式、新的高度。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红色文化需求,运用各类红色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例如,在当代,红旗渠精神就需要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用它武装和教育年轻一代。借助高科技再现红旗渠修建时的艰辛和不易,使红旗渠精神更加生动、更加广泛地深入到广大干部群众及青少年学生心中,这将有利于红旗渠精神实质得到更好的传承。而红旗渠精神本身又需要结合时代特征不断深化和丰富,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样它才能历久弥新。

三、河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研究

主张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一方面是希望人们都能够秉承红色精神,另一方面是能够逐步形成兼具地域与历史特色的河南“红色”文化资源。

1.形成一支研发队伍,联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形成共同开发、联合攻关的开发局面。借鉴我国其他省市的经验,一方面以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课题的形式,凝练一支学术团队,通过走出去实地调研的方法,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中,全方位了解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和需要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形成有进展有突破有创见的科研成果。另外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吸收这些成果,创造条件,譬如联合企业,尽可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积极打造红色文化精品,提升河南红色文化竞争力。打造红色文化精品,就要加强对创作思想、创作选题的引导,对体现红色文化的优秀产品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亵渎经典、嘲弄英雄和低俗媚俗、肆意恶搞的倾向予以鞭挞和抵制,努力形成有利于推进红色文化保护和利用的良好环境。红色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推进红色文化保护和利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通过扩展河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空间性、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品味性和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管理的规范性等途径逐渐提高河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努力塑造出一个又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河南红色文化精品。精品才能够被人们长远记住,也能够长远对人们产生影响,精品才有竞争力、吸引力。

打造红色文化精品,还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主动性。依靠群众多角度、多形式地展现红色文化资源。

3.探索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新思路,把传统的“静态”开发拓新转变为现代的动态开发。最初,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大多比较简单、粗糙,多为文字及图片的平面介绍,虽然直观、形象和真实,但枯燥乏味,体现不了科技含量,不适合现代审美观念和参观者的消费取向,很难对参观者产生震撼力和穿透力。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把那些原来“静态”的红色文化资源逐渐转变为“动态的红色文化资源,由传统的静态的“陈列式”资源逐渐转变为动态的“艺术品”,以增加红色文化资源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4.拓展红色资源开发的空间,把省内区域性的红色资源开发拓展成全国性的红色资源开发。

河南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可以借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谋求更大空间范围和更广阔领域的互动合作,实现省际区域间红色经济协作,红色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共享。这就需要河南走出去、引进来,加强省际区域联合,打破区域界限,研究制定省际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策略。要全面加强调研,针对区域内红色资源的同质性和互补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切实打造更加适应市场的综合性区域红色旅游产品。

省际区域合作是河南红色文化走向全国的重要步骤。省际区域合作成功需要努力做到四点:一是交通要便利,构筑新的线路大通道,确保通达性和舒适性;二是信息互通、服务互助;三是旅游资源、产品、基础设施共享,区域联盟内实现资源互补、差异发展,品牌共用;四是电子商务平台和网络共享,形成精品线路共同推介,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

作者简介:刘国瑜(1974-)女,汉族,河南通许县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