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研究

赵娟娟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655001)

摘要: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一个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配电网一举多得,既能够保障民生、拉动投资,又能够带动制造业水平提升,为适应能源互联、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南方电网发展“转型”的要求,规划设计建设一个满足陆良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覆盖城乡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配电网意义重大。

关键词:现代配电网;智能电网;负荷预测;规划研究

配电网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是保障电力“落得下、用得上”的关键环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由于长期“重发轻供不管用”,配电网建设滞后,问题日积月累,如配电网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强,可靠性不高,一些地区“低电压”、“卡脖子”问题突出等。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智能用电、电动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配电网负荷也快速增长,其功能和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这不仅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接入管理、运行检修、安全协调控制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配电网升级改造日益紧迫。

配电网规划是供电企业规划活动中的基本环节,配电网的规划质量直接影响到配网的网络水平及投资效益,其对于降低网损、提高可靠性和保障电能质量的影响不亚于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因此说,配电网规划技术的发展对整个电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此,要用新的观念和超前意识制定的电网规划来改变配电网的现状,用规划来指导配网建设,同时规划要体现以安全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的建网指导思想,不断采用新科技;规划应坚持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注重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根据城市的定位、经济发展水平、负荷性质和负荷密度等条件划分供电区,不同级别的县(区)和不同类别的供电区应采用不同的建设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将于2015年在重点城市核心区域率先建成现代配电网,重要城市主要城区基本建成现代配电网,全面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薄弱问题,以及农网“低电压”问题,适应分布式电源8%渗透率接入;202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配电网,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用电需要。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相关规划,将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城乡配电网协调发展、配电网与上一级电网协调发展,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客户多元化的用电需求。根据《南方电网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南方电网公司将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推广建设智能电网,到2020年城市配电网自动化覆盖率将达到80%。各地电网企业将推行配网建设“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确保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维检修、物资采购等环节技术标准一致。

我国香港、经济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配电网负荷已进入平稳发展期,法国、日本的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100%。香港拥有强大的输配电网络,中华电力有限公司已建成梅花形多环网络,实现两供一备、一供一备,配网与主网一样选用带操作机构的断路器。同时,电缆环网网络全部配置光纤纵差保护,可以实现零秒切除故障,5分钟内完成转电。中华电力有限公司贯彻“第一时间恢复供电”的服务理念,针对低压线路的停电,购置了多台流动发电车,采用先恢复用户供电后抢修的方式,减少对用户停电时间。同时,为满足用户快速复电需求,公司设置了不同容量(100kVA、400kVA、500kVA、1MVA、3MVA)的流动发电机,全面实现配电网自动化,供电可靠程度高达99.99%。在2003~2005年间,一般客户每年平均意外停电时间只有5.37分钟。

我国现在的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高于9h,只有北京、上海的中心城区才达到2h以内。停电9h的电网是不可能比停电1h的电网更坚强可靠的。为了达到输电网安全、配电网可靠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目标,如果不从电网规划技术上进行变革性的考虑,仅靠一些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是很难超越发达国家的电网可靠性水平的。因此,我国配电网规划有必要采用基于可靠性的规划思路与方法,应该从电力设备寿命长的特点出发,对未来增长趋势进行预测,进行近、中、远期规划,以满足电网损耗越来越低、可靠性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理念与我国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的目标是一致的。

其中的电力需求预测和电源规划发面的有负荷预测方法:负荷预测以乡镇配电网负荷、电量的历史数据为基础,结合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而得出。

采用预测方法如下:1、总量负荷预测

1)大用户加自然增长法:将全网的总负荷分为一般自然增长负荷和大负荷两类,分别进行电量预测和最大负荷预测;对一般负荷采用自然增长法进行电量预测。大负荷根据现有及规划大负荷的生产能力、市场因素等进行预测。

2)回归模型预测法——根据负荷过去的历史资料,建立可以进行数学分析的数学模型,对未来的负荷进行预测。从数学上看,就是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即通过对变量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预测的目的。

2、分区负荷预测:分区可按照土地用途功能、负荷性质、行政区划、地理自然条件(如:山、河流等)或变电站的供电范围划分等原则进行。为便于历史负荷的收集,本次规划按乡镇分区进行预测。根据产业区、开发区和新城的发展规划,采用合理的预测方法对“十三五”期间新开发的区域进行负荷预测。

中低压配电网电源规划包括以下几方面:1、电压等级:中压配电网:10千伏;低压配电网:380/220伏。2、配电网供电安全水平;3、供电可靠率控制目标;4、线损率控制目标;5、中性点接地;6、短路电流控制水平;7、线路及通道;8、技术装备;9、无功补偿;10、电压偏差;11、防灾减灾

电网规划应坚持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注重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应根据城市的定位、经济发展水平、负荷性质和负荷密度等条件划分供电区。不同级别的县(区)和不同类别的供电区应采用不同的建设标准。

参考文献

[1]刘海波,胡滨,王旭阳.关于"十三五"配电网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力,2015,48(1):21-22.

[2]朱发国,武苗.对我国配电网建设及其关键技术的思考[J].南方电网技术,2013,7(3):58-59.

[3]国家电网公司,Q/GDW738-2012,2012.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