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严海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严海军

严海军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庆246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车辆和行人的密度逐渐增加,市政项目的投资也随之增加,以适应城市化的步伐。目前,市政道路的路面施工主要采用沥青为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不仅可以创造舒适、安静、低噪声的道路交通条件,而且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维护修理工作。为进一步推动道路施工质量的提高和市政道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和疾病防治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病害防治;措施

前言

沥青路面结构是我国主要的城市路面结构,其优点主要是车辆行驶噪声低、平整度好、舒适度高。对变形或沉降不均匀等问题,适应性强,甚至修复后的路面也可以尽快投入使用,因此路面结构具有广泛的用途。然而,也有一些缺点,包括暴露在高温后稳定性差、使用寿命有限,并且容易发生车辙,导致路面损坏。

1市政道路路面的现状

首先,对于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设计和病害的防治,没有更多的权威法律法规来加以限制。在实际道路建设中,只有在整体项目的总体的基础上实施相关项目的规章制度,缺乏独立性和目标程序。不可能严格控制路面施工的各个方面,造成一些路面设计问题,导致路面施工质量问题。

其次,对于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设计,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保证道路工程的整体进步。但是,目前国家控制系统趋于单一,导致设计和施工不符合当前的交通运输需求,规划灵活性差,不利于对路面结构设计的创新能力发挥作用。

最后,在实际的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压路机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正确压紧,导致路面不够平整。在市政道路建设后期发生滑坡、侧移、路基积水等问题,有必要做好线路测量和再测试的合格工作,以及挖掘过程中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清理土墩,保证施工安全。

2市政道路经常出现的病害

2.1路面出现松散病害

发生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复合沥青黏合剂失去其原始黏度,这导致路面材料的松散和不均匀。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因此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此外,一旦松散的病害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道路坑,这会导致骨料脱落并产生更大的安全隐患。

2.2路面出现裂缝病害

在市政道路的路面出现裂缝后,会导致路面渗水,破坏路面原有的表层和基层。纵向裂缝平行于道路的轴线,并且开裂方向与车辆的行进方向一致。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没有处理接缝,影响了路面的施工质量。温度裂缝主要是由周围的温差引起的,这导致沥青的过度收缩,降低了路面的耐压性。在车辆载荷的作用下,出现温度裂缝问题,影响道路的安全性。反射裂缝主要是由于后期维护造成的,一旦基层发生裂缝,原有的路面结构将被破坏,道路安全性将降低。

2.3出现变形类病害

在市政道路运行期间,会出现路面变形问题,包括车辙、沉降、波浪等。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软路基处理不到位,导致路面不均匀沉降,产生严重变形问题。加上车辆重复载荷,路面永久变形,降低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甚至在路面上造成各种裂缝,这极大地影响了道路的未来发展。

2.4水侵蚀病害

该病害是铺设路面的问题,并且对市政道路的运行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一旦总质量差或性能差,沥青与骨料之间的附着力降低,导致骨料表面脱落,大量裂缝,并且路面严重受到侵蚀。

3路面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路面从上到下包括表面层、基层和缓冲层。顶层与车辆直接接触并且经受车辆的长期滚动并且易受环境沉淀和温度差异的影响。因此,在路面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高路面强度和耐磨性,控制路面的刚度和稳定性,保证路面整体平整度,满足基本要求市政道路规划设计。

3.1做好调研工作

在设计路面结构层材料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做基础研究工作。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层的材料可选自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砂砾。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沥青混合料不断出现。其中,沥青胶泥砾石混合物已得到广泛应用,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变形性和耐久性,可以保证道路施工质量。为了进一步确保设计效果,设计人员可以在路面结构层材料中添加抗车辙剂,以确保路面的耐压性。

3.2优化结构层组合设计

路面层需要确保良好的致密性和耐磨性,并且路面的下层需要确保整体稳定性、抗剪切性和抗裂性。由于道路受到较大的压力,一旦设计不到位,将导致路面裂缝,增加道路运行的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人员应根据市政道路规划分析具体道路类型,优化路面结构设计,提高路面承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

3.3充分考虑荷载能力

市政道路结构层厚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路面承载力,广泛收集相关技术资料,运用现代设计理念精确计算路面厚度,特别要做好图纸设计,防止表面结构厚度不合理。因此,设计人员需要采取准确的计算方法来提高设计质量,全面控制路面结构的厚度。

3.4充分考虑整体强度

在设计路面基础结构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充分测试整体强度,分析设计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路面压实后的路面效应,控制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困难,并防止压力产生裂缝,以增强基础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市政道路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为了保证市政道路路面设计的质量,设计人员需要重点分析潜在的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疾病预防措施,以满足道路运营的要求。

4.1做好材料选择工作

设计师必须严格按照计划的要求分析材料的耐压性和质量,以满足市政道路设计的标准。物资采购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分析物料供应单位的资质,提高物料质量。物资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全面检验工作,防止因物料问题引起的路面问题。因此,在材料选择方面,设计人员需要选择压力较好的材料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一旦材料承受压力不能满足实际的耐压要求,它将对后期管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增加道路安全隐患。

4.2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道路路面结构层设计的病害防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处理。上层用于改善车辆的负载能力和耐压性。中间层应防水,以防止水渗入道路的基层,造成基层损坏和车辙问题。因此,在路面结构层组合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结合道路的性质,优化材料组合,提高路面层的硬度和稳定性,从根本上防止疾病问题的发生。

4.3做好数据采集

针对可能的坍塌和车辙问题,有必要抓好现场技术数据采集。结合实际情况提高路面厚度结构设计的精度,从根本上提高设计质量,保证经济效益的设计,严格遵循道路设计行业标准,做好路面结构设计。

5市政道路路面使用过程中病害防治

道路投入使用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理,通常会破裂、松动和凹陷。为了应对裂缝,需要及时修理,以防止水侵蚀路基。通常,维护人员可以选择填充的方法。填充是使用地热补偿方法去除原始沥青,然后将新沥青混合物平滑压实。对于小裂缝,可以使用裂缝填充方法直接填充沥青混合物。对于病害的较大区域,维修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局部缺陷修复的方法选择热拌沥青混合料。总之,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采用合理的修复技术。管理和维护人员应定期开展道路维护工作,制定完善的维护计划,及时发现道路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道路安全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路面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广泛收集相关的施工技术资料,优化路面结构形式,提高设计标准,保证道路设计质量,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改造工程病害处治及加铺结构设计[J].交通世界,2018(27):62-63+73.

[2]陈华.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28):210-211.

[3]吴昊.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J].低碳世界,2017(32):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