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反思能力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1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反思能力初探

李嘉丽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同乐主力学校518000

反思,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理解或认识自身的一个过程。

一、从反思的内容尝试

1.引导学生反思学习品质。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学习品质不仅能提高学习主体的学习效率,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首先引导学生在每节课临下课前五分钟进行反思。

2.引导学生反思知识的掌握。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掌握知识。所以同样的,在每节课临下课前五分钟我引导学生反思:通过这节的学习理解了哪些词?读懂了哪些句段?领悟了文章表达的什么道理或作者的什么情感?

3.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方法的领悟。

英国著名的美学家博克也说:“有了正确的方法,你就能在茫茫的书海中采撷到斑斓多姿的贝壳。否则,就常会像瞎子一样在黑暗中摸索一番之后仍然空手而回。”于是,在每节课临下课前五分钟我还会引导学生反思:自己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要求学生或就整篇文章或就某段文章说说自己领悟到了作者的什么表达方法。

二、从反思的形式尝试

1.引导学生从自评中反思。

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形式,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为此,我主要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上的收获、不足之处以及整改的措施。

2.引导学生从他评中反思。

古语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被全球华人所敬仰的成功典范李嘉诚先生也说:“要成功,听取别人意见是第一步。”于是,我要求学生围绕自评的内容,在小组内对同学在这一节课学习的情况相互进行如实评价,然后再各自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并寻求有效可行的解决策略。

3.从教师评价中反思。

教师的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之语。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导向以及推进学生后继学习的作用,所以我在评价时重在肯定、鼓励和建议,而慎重运用批评和责怪。

三、从反思的时机尝试

1.课前。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为更好地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我注意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完预习作业后进行反思:自己此次预习作业完成质量如何?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何在?该如何去梳理、修补?

2.课上。

实验初期,主要是利用临下课前的五分钟时间,引导学生根据表内的项目对本节课自己的优点及不足进行口头反思,并提出整改意见。待后期学生有了一定的方法和习惯后,则要求学生在各自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自己本节课的得失及改进措施。

3.课后。

课后小结旨在回顾、总结自己每学完一篇课文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旨在将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认真而全面的分析、总结,判别优劣。因此学完一篇课文后,我会抽出时间,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反思、评分。

4.单元学习后或检测后。

单元小结是对本单元学习情况的一个提高、升华,是画龙点睛之举,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会指导学生对本单元的课文知识、表达方法的学习进行整理、反思,并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方法,使单元整组教学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我还会在单元测试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四、从反思呈现的形式尝试

1.口头汇报。

即在每节课临下课前五分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口头的形式或同桌之间或在小组内将自己的收获与不足说一说。

2.书面表达。

因为每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兼顾全体,无法了解掌握学生反思的情况和质量,因此,对于学习完一篇课文的反思,我要求学生写一段话,然后收上来及时查阅。而在单元学习结束后,我则引导学生综观整体来反思,并写在下发的“单元学习小结、反思表”上,查阅评分,然后与前一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

五、从激励的机制尝试

1.对于学生每节课所进行的口头反思,教师要用心倾听,并针对其反思的真实度、用心度马上进行加分奖励。

2.对能主动、用心写好反思的学生冠以“周自省星”的称号,然后将他们的事迹进行张贴、宣扬,并另外再奖分,每周评比一次。

3.每三周(伴随一单元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开展一次“月明星”的评比。

4.期末,则组织全班进行“年终星光大道”的评比。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把这种愿望当成自己的精神需要。只有当一个少年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精神美的一部分的时候,他才是真正地开始了自我教育。”——这,将会是我在教育之路上继续坚持不懈地追求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