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留守儿童的心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1

呵护留守儿童的心灵

李绍同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实践

◆李绍同广西德保县荣华乡马桥小学533704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正值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关爱和教育,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关注留守儿童成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班主任爱与责任

我校地处偏远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务工,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因此使得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本学年我任教的一年级共28个学生,其中就有26个留守儿童,占93%。我凭着从教的执著和坚守,以一个班主任负责的态度,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阴霾,快乐学习。

一、细致入微,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来自荣华乡马桥村平蚕屯的小会同学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跟随年迈的爷爷生活。有一段时间小会的思想波动较大,表现为孤僻、寡言、任性,有时还躲在宿舍里不愿到教室上课。我发现后及时到宿舍找他,与他谈心,知道他没有铅笔和作业本,怕老师留下来。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就买来作业本和笔给他,帮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好好学习。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其促膝谈心,生病时帮他夹痧、买药,渐渐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时他会在作业本上写下“我爱老师”、“谢谢老师”等感恩的句子,美术本上画得最多的是老师、母亲形象的人物。通过一段时间的抚慰,小会同学的情绪恢复了平静,他又回到了正常的学习轨道,本学期语文考试成绩由段考的36分长到了期末的60.5分。像小会这样的留守儿童往往多是“问题学生”,尤其渴望老师的细心呵护。

二、扬长避短,用爱心为他们铺路

来自兵屯的小闻同学,父母离婚后,父亲把他交给奶奶抚养,长期外出打工不归,周一至周五寄宿在学校,周末回老家跟奶奶生活。孩子从未感受到父母之慈爱,心灵寂寞,在接触过一次网吧之后,他便被网络游戏所吸引,放学后背着大人到网吧上网,愈陷愈深。我发现这一状况后,便与他谈心,先指出他的优点并表示对他的好感,然后询问这一段时间他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开始他不肯说真话,后来我通过多种方式(家访、谈话、为他补课等)了解并用爱心去感召他。谈话时,我注意语言的技巧和方法,因为美的语言不但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且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净化孩子的心灵,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这样的留守学生并非本质恶劣,而是心灵寂寞、缺乏关爱才误入歧途。我和颜悦色地询问他的生活,给他分析网络游戏的害处,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处处无微不至地关爱他,鼓励他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活动,增强其自信心。现在他戒掉了网瘾,成为一名爱学习、助人为乐的好学生,每天都主动去帮班里抬饭菜、洗菜盆,进步蛮大。

三、视同己子,让孩子们沐浴爱的温暖

我班留守儿童小英,平时学习马虎,作业不认真,我找他谈了几次,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效果不够理想。有次课间我找他当面批改作业,发现他的脸红红的,我用手一摸,很烫,于是立刻把他带到卫生院就医。经测量体温,果然发烧,医生给他打退烧针后我又陪着他输液。在整个医治过程中,他紧紧地依偎着我,我感觉我们不是师生而是父子,直到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我才告知了他的家人。从那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懂事多了,学习也认真多了。事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教师不但对留守学生承担着道德品质、学习方面的教育,还应该在安全问题上加强教育。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爱进驻留守之家

为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我立足乡情,拓展思路,坚持以服务留守儿童为目标,不断拓宽育人渠道。

1.开展师生谈心活动,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身体状况等,增进情感交流,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2.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如打打球、朗诵或抄写好词美句、讲故事和画画等。

3.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活动,如在“母亲节”、“父亲节”制贺卡、写心里话,培养孩子的亲情关系,进行感恩教育。

4.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

5.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读一本好书”、“打个电话问候外出打工的父母”、“为班集体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寄宿亲属做力所能及家务活”等活动。

6.做好贫困留守儿童的档案材料,及时受理政府与社会资助。

总之,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班主任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策略,对他们严慈相济,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让他们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关注农村留儿童》.新华网专题。

[2]《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中央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