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通高校女生初学游泳惧水心理的成因与调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3

浅析普通高校女生初学游泳惧水心理的成因与调控

战钰

ResearchonthePsychologicalReasonsofFemaleSwimmingBeginners'FearofWateronCampus

战钰ZHANYu(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西安710062)(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摘要院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一种运动项目,它是一种利用四肢和躯干对水作用产生运动的一项体育健身娱乐活动。通过实际调查对女生初学游泳惧水心理产生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惧水心理产生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消除对策,对提高游泳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Swimmingisoneofthesportswhichpeoplecantakeplaceunderthewater.Itisakindofactivityofsportsandentertainmentwhichappliesforcetowaterwithallfoursandtrunk.However,mostfemalebeginnershavefearofwaterandtherearemanyreasonsthatcancausethefearatthebeginning.Femalestudent'sfearofwaterisoneofthemainfactorsthatalwaysplayanimportantroleonteacher'steaching.Bydiscussingthereasonsthatcausethefear,wecanconcludesomemethodstodecreasefemalstudents'fearandeffectivelyimproveourswimmingteaching.

关键词院游泳;大学女生;惧水心理;调控

Keywords:swimming;collegegirls;thefearofwater;regulation

中图分类号院G861.1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02-0283-030

引言游泳,它是一项极具健身和娱乐价值的运动,现如今,游泳课程已被列为我国高校学生选修或必修课程之一。女生初学者在学习游泳时,容易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恐惧心理,这些恐惧心理会直接影响到游泳技术的掌握从而降低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有许多困难,比如学生不熟悉水性、不了解游泳的技巧而产生恐惧心理等,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对女生的心理特点做出准确判断,准确分析产生恐惧心理的因素,找出解决对策,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她们在克服和消除惧水心理的同时,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游泳技术,提高游泳课教学质量,这样对高校女生能较快地掌握和学好游泳这项运动有很大的帮助。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陕西师范大学2011级文学院、历史学院、教科院100名女生。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游泳教学与惧水心理产生因素的资料,收集了近几年中国知网期刊上有关惧水心理的文献和资料,为进一步调查及分析提供可靠的保证。

1.2.2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根据实际情况,编定调查问卷并发放100份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收回率为100%。

1.2.3逻辑分析法。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以及相关资料,客观、准确地反映我校女生初学游泳惧水心理的产生因素,对这些产生的因素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较为有效、准确的解决方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2.1女生初学游泳时的心理特征现大学女生的年龄几乎都在2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她们在情感上相对比较内向、敏感、涵蓄以及自卑,心理特征正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在思想上表现出经受不住失败和挫折的考验等等。然而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运动,常有一些学生在练习时感到害怕,表现出犹豫不决、面有难色,心理学上称为恐惧。并且女生对游泳这项运动的了解相对较少,对该项运动的领悟较简单和肤浅。她们对水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这与她们的生长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再加上每个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差别导致她们对水的情感也与之不同。

2.2女生初学游泳时惧水心理产生的因素的分析对于掌握游泳技巧的人来说,在水中如同在陆地行走一样自如。而对于初学游泳者来说就是一件困难事,尤其是女生,大多数人对水会产生一种抗拒心理,探究原因就是恐惧心理在作怪。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42%的女生初学游泳时产生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是没下过水产生因而害怕;另24%的学生因水温变化和水质好坏而影响其学习动机;12%的学生因为有溺水经历也影响着其游泳心理的变化;运动形式的改变和人的生长环境的变化会对一部分人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然而部分女生认为教练教学方法的不得当也会引起她们的恐惧,如果教练能够区别对待进行有效的教学就可以大大降低她们的恐惧心理。场地变化所占比例较小,主要是室内和室外场地的变化,好多人没有在室外游泳池游过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她们觉得这样的第一次或多或少有些害怕。

2.2.1没下过水,产生惧水心理绝大部分学生是从来没有下过水的,她们对水不了解,不熟悉水里面的环境。

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畏手畏脚,练习不积极,对教师布置的练习采取逃避、消极的态度,可又不敢突破自己去勇敢的尝试。在惧水心理的刺激作用下,可能会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僵硬、痉挛、神情紧张、头痛、动作不到位或者不协调、产生多余的动作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越来越害怕,加深惧水心理。

2.2.2水温和水质的变化清澈的池水以及适宜的深度、温度和气温,自然给人一种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的心理状态,相反就会引起初学者心理的不适,因此,水温和水质等条件也是引起初学者产生惧水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低的水温会对人体产生刺激而使人体体表温度下降,从而使人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而产生惧水心理。

2.2.3溺水和呛水的经历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运动项目,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据调查,多数学生还是曾参加过游泳辅导班的,但其中少数学生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生过严重呛水或经历过溺水就放弃了学习游泳从而开始惧怕游泳,在心理上留下了严重的阴影。因此有过不良游泳印象的初学者,在学习游泳时就会产生与其他运动项目截然不同的心理活动,妨碍了游泳技术和技能的掌握。

2.2.4环境变化游泳是一项在水里进行的运动,在游泳时需要仰卧或者俯卧在水里进行运动,对她们来说最大的不同就是运动环境的变化。人们在陆地上进行运动不会受到太多的环境影响,而游泳这一运动项目则不然,水的压力、浮力、阻力等等因素都会作用于人体,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浮力的作用会使人体失去平衡,难以控制身体的位置,就会导致初学者出现恐惧。

2.2.5教学方法不得当在初学游泳教学中,如果教师太过急于求成,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简单,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且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辅助性练习,讲解示范不到位,保护措施有所欠缺,就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事先做好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出一系列详细的教学方法,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因为教学方法的不完善而引起学生恐惧的情况。

2.2.6场地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游泳池的设施条件也随之不断完善,大家喜欢室内游泳。而有些高校开设游泳课的场地是室外游泳池,这就对少数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减退游泳学习兴趣。

2.3运动方式改变形成的恐惧心理2.3.1身体姿势的改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头上脚下的站位,而游泳的时候则需要俯卧或仰卧着沿头顶方向前进,从而打破了人正常空间的定向感觉和正常的前庭感觉,同时也改变了平衡感[5],初学者在水里受到浮力、压力和水波动的影响很难维持身体平衡,并且由于肌肉紧张、精神紧张等,使得初学者出现害怕和恐惧心理。因此,身体姿势的改变也是导致其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2.3.2呼吸方式的改变人在陆地上的呼吸是无意识的动作,但在水里受到水压的影响,呼吸就变成了有意识的动作,且要求游泳者只能用嘴吸气而不能用鼻子吸气,否则会出现呛水的现象[6],在水里要求嘴和鼻子同时呼气并且呼气和吸气之间有一个短暂的憋气过程。这给初学者带来了心理和生理的不适,而引起呛水、精神和肌肉紧张等现象,从而产生惧水心理。

2.3.3水中无固定的支撑物导致不习惯由于水和人的比重相似,因此人体在水中会产生乎沉乎浮的感觉[6],由于水中没有固定的支点和可以抓握的物品,并且没有办法使身体直立起来,从而会加剧恐惧心理。

3克服或消除女大学生游泳初学者恐惧心理的对策3.1明确学习动机和重要性教学之前,要使学生明确游泳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能激起他们对游泳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游泳运动的益处和对于学习目标,充分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决心,克服惧水心理。

3.2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先教授蛙泳技术,认真了解学生水性情。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对于个别学生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再逐渐的过渡到完整的技术动作。另外应注意到学生刚初下水时,一般情况下比较害怕,教师先要讲解如何去相互救护,让学生有安全感,就有利于学生大胆地进行各种的尝试,易于让学生更快的找到水感。再就是可以多利用水上游戏让学生熟悉水性,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如打水仗、水中平衡、打水球等等游戏的练习,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并认识水性,了解水性,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持久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3创造安全、和谐的教学环境游泳教学的首选原则是安全,但是如果过分夸大游泳的危险性就会加大学生的恐惧心理而产生心理障碍。因此,课前对游泳环境进行详细介绍,讲解并师范游泳技巧以及分析恐惧情绪,对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具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当在教学初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什么认识保护和辅助设施的安全性,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帮助学生克服对水的恐惧,从而保证游泳教学的质量。

3.4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成功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可以找出一两名游的比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进行诱导性示范教学,使其对游泳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觉的探索学习方法,那么紧张的心理也会得到环节,从而使得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学习初期一定要通过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用气和信息,使得初学者快乐的学习,从而达到克服和消除紧张心理的目的。

4结论恐惧心理是在游泳教学中,初学游泳的女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并及时找出部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另外,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游泳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上课时的心理状态,采用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加强教师对动作的示范正确性和优美性的同时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克服和消除游泳过程中出现的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院[1]黄建东.游泳初学者惧水心理的产生与消除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9):1-3.[2]刘晓梅,王虹.浅析心理畏惧对高校女生游泳课的影响[J].鸡西大学学报,2011,11(4):1-2.[3]廖志凡.浅谈游泳教学中的安全事故防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4]宋云杰.INI教学方法对克服游泳初学者恐惧心理的实验研究[J].辽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2-4.[5]于洪波.高校游泳课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24(2):75-76.[6]张伟.论大学游泳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恐惧心理[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1(4)作者简介院战钰(1991-),女,山东莱州人,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2级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国家一级游泳运动员,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