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的实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基于提高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的实地研究

李熠王文婷刘敏汪杰李昕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青阳县供电公司安徽青阳2428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此基础之上,电缆线路数量以及长度在逐渐增加。为了保证人们的用电需求得以满足,相关人员需要对10KV电缆线路进行周期巡视,但是巡视的时间相对较长,这对于电力服务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并且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基于此,本文将对提高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进行实地研究,以期提高巡视质量,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实地研究

一、提高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电缆线路的长度以及数量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巡视人员的工作量,进行科学、有效的巡视不仅可以保证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而且可以提高相关部门的经济效益。为了将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逐步提高,相关人员需要对电缆线路巡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之上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使10KV电缆线路的巡视效率逐步提高,在确保电缆线路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

二、10KV电缆线路巡视现状分析

在用电需求量日益增加的基础之上,电缆线路的长度明显增加,并且电缆线路的数量也有所增加,为了保证人们能够安全用电,工作人员会根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各个地区的电缆线路进行巡视,在巡视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外部巡视,还应进行开井巡视,开井巡视只针对于特殊情况。在一般情况下,每天会派出一组人员开展电缆线路的巡视工作,但是现阶段该项工作的工作量逐步增加,并且巡视比重有所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巡视效率,这种情况对于用电安全以及电力服务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探究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低的原因

第一,部分电缆使用的是铝制命名牌,这类命名牌随着时间的延长字体会逐渐模糊,在对这类铝制牌进行调查时,工作人员由于难以辨识铝制牌上的字体,也就难以对电缆线路进行辨认,因此需要对电缆线路进行重新确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巡视效率;第二,在巡视工作开展之前,巡视人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相关人员对巡视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总结发现在巡视工作开展中并没有制定完整的制度,电缆线路巡视员工在巡视的过程中没有配带统一的设备,部分巡视人员会携带红外测温仪、照相机等。还有一部分巡视人员会携带备用电缆牌、电缆识别仪等,在巡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部分仪器的电量不足、携带设备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巡视人员重新准备,这无疑给巡视工作增加了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巡视效率;第三,部分单位是以线路为单位对电缆线路设备的主人进行确定。现阶段使用的设备主人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巡视效率,从而造成重复开启电缆井;第四,线路走向不确定。相关人员编写了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调查出了电缆线路员工对整个线路走向的熟悉情况,发现部分员工并不清楚了解电缆管孔的走向,各个线路的主人只对自己区域内的线路有所了解,而对其它线路缺乏相应的了解;第五,电缆井没有命名。于电缆井的命名编号而言,以往只会在相关资料中进行标明,因此在电缆井的命名编号方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巡查人员巡查电缆线路时,如果发现电缆井上没有命名,而设备主人在巡视后并没有将该信息与他人共享,从而导致了重复开井问题发生。

四、提高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的有效策略

第一,针对电缆没有命名的情况来说,编制电缆井命名方案,并将该方案全面实施,确保电缆井命名牌的安装工作有序开展,从而确保每个电缆井都有命名。

第二,针对铝质电缆命名牌难以辨认的问题,将铝制电缆牌由塑料牌进行代替,确保电缆牌的字迹清晰;相关人员在进行电缆井开井巡视时,将命名牌的材料进行更换,并将电缆井明细表以及管孔图进行详细记录。

第三,针对线路走向不明的问题,可以利用CAD图将电缆井的分布图进行有效绘制,对于不同的线路,利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表示,从而使各线路走向逐渐明确。

第四,针对通过线路为单位确定电缆线路设备主人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电缆线路巡查的效率。相关人员需要制定电缆线路管理的相关流程,将设备运行责任分配方案逐步优化,从而使电缆线路巡查工作有据可依,避免重复开井的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方案1,制定出有效的电缆井命名方案,该方案需要获得供电局生技科的认可,并由其安排电缆井标准化的一系列工作,从而使电缆线路通道更加清晰。

方案2,在电缆线路巡视过程中,相应的巡视人员将铝制电缆命名牌替换成塑料电缆命名牌,塑料电缆命名牌中应该包含线路长度、线路名称、线路起点、电缆型号、线路终点五部分内容;巡视人员可以利用《电缆管孔图》,对有无中间接头、管孔利用率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期对命名牌进行有效的维护,同时可以突显出巡视的重点内容。

方案3,对收集到的照片信息进行修订、整理,利用FTP系统将其在内网中发布。FTP中包含各电缆井内部的照片、多湖变出线电缆井分布图等。在收集到相应的资料之后,可以利用CAD图进行绘图,充分利用FTP系统的超链接功能,将资料及时更新。利用《电缆井明细表》对所过管孔、电缆井的地理位置、电缆井的井型、电缆井内的特殊情况以及盖板数量、电缆型号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在CAD图的配合下可以使电缆走向更加明确。

方案4,将电缆线路的设备运行责任分解方案逐步优化。在将电缆井分配给不同的设备主人之后,需要由设备主人对该路段的电缆井进行维护、巡视,从而使一个周期内多次开启电缆井的问题得以避免。

方案5,将10KV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管理流程不断优化,具体内容如下:①构建相应的巡视标准;②制定明确的巡视计划;③通过可视电缆走向图,将查询重点进行明确;④编制巡视标准作业卡;⑤由设备主人进行现场开井巡视;⑥详细记录巡视的具体情况,并将相应的记录拍照留档;⑦及时将数据库中的照片信息进行更新;⑧对巡视情况进行全面分析;⑨制定消缺计划。

五、提高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第一,通过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提高方案的有效实施,使电缆线路的巡视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相关人员对近一阶段的电缆线路巡视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这一阶段的巡视效率比以往的巡视效率提高了50%以上;第二,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的投入,使车辆的使用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第三,通过将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的提高方案全面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逐步提升,并且产生了相应的间接效益。巡视人员将节约的时间用于其它设备的检修工作,从而使配网设备的运行安全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边际效益相对较高。

结束语

通过本次实地研究可以了解到目前的电缆线路巡视工作的具体情况,通过对该情况的全面分析,制定了有效的电缆线路管理体系。在工区管辖范围内的电缆线路施工当中,需要下发《管孔图》、《电缆井明细表》,施工单位需要详细填写,并将填写的内容及时进行反馈,而工区相关人员需要根据施工部门的反馈内容,将相关资料进行及时更新,从而使电力部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使电力部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志强,芦先帅,张超,代园园.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检修[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192.

[2]宿岩.浅析10kV电缆线路的施工与验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8):183-184.

[3]俞隽亚.基于提高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的实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5):292.

[4]殷志明.如何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率技术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