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析

李君

李君

河南郑州153医院妇产科一区邮编450042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在病情变化,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结果显示,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患者在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护理相比,心理护理更加的人性化,在患者恢复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妇产科手术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术助产方法,使患者不必经历分娩阵痛,避免孕产妇的产道发生裂伤,解决了难产的忧虑。近年来,人们对妇产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呈不断上升趋势,而患者在此期间常常会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产妇的分娩。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以及母婴的安全,怎么样加强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院选取了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总结的经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患者年龄在23-3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7.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血压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在病情变化,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

1.3护理措施

1.3.1术前护理:a术前准备:对于选择期限进行手术的产妇,手术之前一天,医护人员应该嘱咐产妇晚饭需要少吃,手术当天的早上不宜进水;对于突发性需要进行手术的产妇,医护人员应该准确并快速地做好手术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手术器械的清洁安全,最大程度的争取急诊时间。手术室内的温度应该控制在23℃—25℃,防止出现过冷或者过热,从而导致产妇身体的不适,影响手术的进行[3]。b心理护理:患者可能是首次进行妇产科手术或者是仍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她们大多会认为手术时会产生无法克服的疼痛感,就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的心理,而且在治疗时容易发生突然性的呼吸困难现象,所以护理人员在治疗前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需求和恐惧心理状况,就手术的相关知识做针对性的介绍,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可防可控性,树立其接受手术的信心,主动积极配合。同时告知患者家属要配合医生的相关治疗,使患者保持一种稳定、舒适的心情[1]。

1.3.2术中护理:a麻醉处理:手术前护士应该帮助麻醉医师将产妇的体位摆好,进行麻醉之后,随时观察产妇面部,呼吸以及各项身体体征变化情况。b患者安全的确保:在进行麻醉后,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护士需要密切监测产妇的身体体征的变化,如患者的心率和呼吸。如果患者出现胸闷以及呼吸存在困难的状况时,应该关注麻醉的平面是否太高,并且协助麻醉师通过调整平面以舒缓患者的不适,同时语言指导,让患者保持放松状态[2]。

1.3.3术后护理:a产后6小时以内:手术过后回到病房,护士需要指导患者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有时候为了减少腹部伤口的渗血,需要在产妇的腹部放置一个沙袋。同时护士应该帮助患者将婴儿送至患者身边,进行母乳喂养,这样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使伤口尽快复原[4]。在术后6小时内应当禁食,这是因为手术容易使肠子受刺激而使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蠕动减慢,肠腔内有积气,因此,术后会有腹胀感。b产后6小时:产妇产后平卧6小时以后就可以枕枕头了,这时最好采用侧卧位,可以将被子或毯子垫在背后,使身体和床成20~30度角,可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伤口的震动和牵拉痛,患者也会觉得舒服一些。同时麻药劲过了以后,大多数产妇会感觉腹部伤口疼痛,这时可以请医生开些处方药,或者可以使用阵痛泵缓解痛苦。在术后2-3天可通过言语鼓励患者下床走动,防止术后粘连[5]。

2结果

通过对比结果显示,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患者在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对比(例)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妇产科手术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术助产方法,使患者不必经历分娩阵痛,避免孕产妇的产道发生裂伤,解决了难产的忧虑。近年来,人们对妇产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呈不断上升趋势,而患者在此期间常常会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产妇的分娩。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以及母婴的安全,加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我院通过对收治的200例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发现,治疗组患者在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和常规护理相比,心理护理更加的人性化,在患者恢复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郑秀珍,魏燕.急症剖官产患者术中舒适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3(01):Il4-115.

[2]张林燕.妇产科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明[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0):71—72.

[3]付永玉.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7,22(11):l6-17.

[4]梁艺.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探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1(09):111-115.

[5]温金梅.120例剖宫产术病人的术中护理[J].护理研究,2008,18(06):51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