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4
/ 2

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范喜云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山东淄博255300)

【摘要】目的:对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9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参与研究,予以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作为观察组。在相同的时间段抽取另外29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予以雷公藤多苷联合足量泼尼松治疗,设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疗效与足量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相近,但小剂量泼尼松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泼尼松;小剂量;肾病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5-0069-01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肾脏疾病的一种,发生率较高,患者以高胆固醇、低蛋白血症、浮肿等为主要症状,病情迁延,容易复发[1-2]。临床上主要应用药物控制患者病情,我院就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体会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研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作为筛选前提,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人群中抽取29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参与研究,临床上予以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并设为研究观察组。男性与女性依次占18例和11例。年龄分布区间为41~78岁,平均(58.12±0.12)岁。病程分布区间为1~7年,平均(3.02±0.21)年。在相同的时间段抽取另外29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参与研究,临床上予以雷公藤多苷联合足量泼尼松治疗,设为参照组。男性与女性依次占17例和12例。年龄分布区间为40~80岁,平均(51.24±0.15)岁。病程分布区间为1~8年,平均(3.12±0.17)年。整理一般资料,患者上述信息数据对比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入院后对患者予以利尿、消肿以及钙剂补充等,并指导患者少盐低脂饮食。

参照组患者予以雷公藤多苷联合足量泼尼松治疗,取雷公藤多苷20mg口服,每天3次;取泼尼松60mg口服,每天1次,于清晨服用,持续治疗7~10周,之后每1~2周下降剂量5mg,直至剂量维持在每天20mg,持续治疗8个月,之后再逐渐下降剂量至停药。

观察组患者予以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取雷公藤多苷20mg口服,每天3次;取泼尼松0.5mg/(kg·d)口服,体质量在60kg以上的患者,剂量为每天30mg,持续治疗8周后下降剂量,每周下降2mg,直至剂量为每天10mg,持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1)显效:预后显示,患者水肿等症状消失,肾功能、血压、尿常规蛋白无异常;(2)有效:预后显示,患者水肿等症状减轻,肾功能、血压、尿常规蛋白基本正常;(3)无效:预后显示,患者病情改善不明显或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均由SPSS19.0进行计算,采用χ2检验以及t检验依次对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的表示形式依次为为率(%)、均数±标准差(x-±s)。以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的成立标准。

2.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3.讨论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系统疾病,患者可出现高胆固醇、浮肿、低蛋白血症等症状,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响[3]。

雷公藤多苷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常见药物,其具有免疫抑制、抗炎的效果,药物可对肾小管抗原传递进行拮抗,从而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程度[4]。泼尼松则可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在患者炎性反应得到控制的基础上可抑制毒性物质、组胺的释放,从而改善患者病情症状,实现抗过敏、抗炎效果[5]。我院研究得出,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总有效率比较显示差异细微可忽略,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不良反应方面相对参照组更为出色,数值方面发生率更低,与参照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小剂量泼尼松与足量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然而小剂量泼尼松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应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对肾病综合征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平.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4):696-697.

[2]赵万芬.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4):3269.

[3]张丹.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7,7(5):229-230.

[4]田建梅,刘晓伟.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效果、相关临床指标及预后分析[N].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4):147-150.

[5]汤娜.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15(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