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鲜正睿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四川成都6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采取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0例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主体,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35例患者。参照组采取传统的乙状结肠癌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未来五年的生存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32例(91.43%)显著高于参照组20例(57.14%),研究组未来一年、三年以及五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采取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未来五年的生存率。

【关键词】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临床疗效

乙状结肠癌患者在患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显著,可能出现便秘、肠梗阻以及便血等症状,特别是以肠梗阻作为主要症状,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资料,但是传统的观念认为,大部分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而言,已经处于病变晚期,已经丧失了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切除机会,因此,主要是以解除梗阻以及切除病变肠管作为治疗关键[1-2]。本文研究通过抽取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0例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主体,通过采取传统以及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0例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主体,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35例患者。其中,参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54岁,平均年龄(65.12±11.84)岁;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54岁,平均年龄(65.57±11.95)岁。两组资料经过比对,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做好常规检查,进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术前准备,取患者截石位,行全身麻醉后,给予气管插管,开始手术。

参照组采取传统的乙状结肠癌切除术进行治疗。于距离癌肿瘤近端6~8cm以及远端4~5cm位置,将乙状结肠肠管切除,并且沿着乙状结肠后方的Toldt间隙进行锐性解剖,直到结肠边缘的3~5cm位置,同时切除结肠系膜以及肠管,最后进行降结肠造口。

研究组采取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进入患者腹腔后,于距离患者肿瘤缘近侧肠管10cm以及远端4~5cm位置,使用细丝带进行乙状结肠的结扎,随后,注入30mg/kg5-Fu肠腔内的癌瘤位置,并且沿着乙状结肠后方Toldt间隙进行锐性解剖,分离患者壁层腹膜以及脏层腹膜,确保患者脏层腹膜完整后,将肠系膜下动静脉彻底暴露,并于左结肠动静脉汇入肠系膜下动静脉前,进行肠系膜下动静脉的结扎,进而确保左结肠动静脉保留完整,随后,继续游离肠管,并且沿着Toldt间隙向下,直到进入患者骶前间隙以及直肠前间隙,将上段直肠以及直肠系膜、部分降结肠、全部乙状结肠以及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后,清除淋巴结,进而行降结肠造口。

1.3临床观察指标

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未来五年的生存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经百分比表达计数资料,计算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显著至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32例(91.43%)显著高于参照组20例(57.14%),卡方值=10.769,P值=0.001,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

2.2对比两组未来五年的生存率

研究组未来1年、三年以及五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未来五年的生存率比对[n(%)]

3讨论

近年来,伴随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以及生活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会导致乙状结肠癌患者的发生几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7~28%的患者将会表现出不完全或者完全的肠梗阻症状,目前,国外通常采取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于患者梗阻部分的场馆内放置支架,等到解除患者梗阻症状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并不具备接受支架放置条件的患者而言,则需要直接进行回肠直肠吻合术进行治疗,但是吻合后仍然存在巨大风险[3]。我国通过实施传统的乙状结肠癌切除术进行治疗,等到患者体征稳定后,对于II期患者行造口还纳术进行治疗,在此期间需要同时进行化疗治疗。对于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而言,其将会出现肠壁水肿以及肠腔扩大等症状,进而使得患者腹腔内肠道细菌异位以及空隙变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难度,传统的乙状结肠癌切除术虽然能够获取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并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4]。经过研究,充分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32例(91.43%)显著高于参照组20例(57.14%),研究组未来一年、三年以及五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因此可见,通过采取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上通过对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采取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刚.探讨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14):33-34.

[2]金留根,谢立飞,费伯健,etal.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6,42(3):351-352.

[3]段勋伟.左侧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1):39-40.

[4]肖宝来,蒋雪峰,胡小苗,etal.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10):764-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