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问题与对策

李兴芝

李兴芝山东省新泰市禹村镇初级中学271200

摘要:本文对初中物理课堂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对的解决方式。努力完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使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更加完善。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式问题与对策

一、当今初中物理教学方式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间差距大,导致成绩优劣分明。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如果我们忽略掉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在教学上统一对待,班级上的分歧就会越来越大。有聪明的学生一学就会,有基础好的学生稳扎稳打,也有天资不够的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的。如果教师不顾学生差异,一味地讲课只注重教学的进度,不关心教学的质量,很容易导致学的好的越学越好,学不好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对学习物理产生抗拒,畏惧、厌恶参与物理学习、物理实验活动等。

2.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厌学。

很多教师讲课过于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单一,墨守成规,没有新意。与学生互动贫乏,课堂不够生动,缺少乐趣。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容易走神,学习效率降低。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少,只是陈旧式的教书,学生没有自主探究实验的机会。物理作为一门探索与学习并存的学科,没有了实验探究的乐趣,物理就如同失去了他的灵魂。不能亲身体验学习物理中的乐趣,没有兴趣去了解去探究物理问题,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3.课后作业完成率低。

曾经我们为了加强学生课后对基础的巩固,对知识加深理解,会布置大量家庭作业,却发现不但得不到想要的目的,反而使得学生过于疲惫,没有精力去学习新的知识。虽然现在开始提倡为学生减压,减少作业的布置量,但是作业完成率还是很低,不但起不到巩固知识,拓展思维的作用,反而让学生感到厌倦,认为物理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这让物理失去了其神秘多样的色彩,也让课后作业的布置失去了意义。

二、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1.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对学生更加耐心教导,对进度落后的学生优先辅导,课堂上优先提问,实验课时多让理解能力差的同学进行实验操作,以便其更直观、更清晰的理解物理的奥妙。面对学生要避免负面情绪,以耐心,温和的方式教导学生,以增长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探究心理。多以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因为学不会而产生自卑、自责等负面心理感受。可以实行小组式学习,学的好的匹配学的慢的,学习好的可以巩固基础,学习慢的有更多机会学习。

2.教学多元化,增加体验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革新,教学方式也不仅仅拘泥于讲桌讲台黑板课桌了,更多的是将课堂放到实验室,甚至户外去了。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物理课程的趣味,从实验中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好奇与探究心理,让学生站在主导地位亲自去了解其中原理,更直观,更深刻地领悟物理的奥秘与神奇。但是教学也永远少不了“言传”这一重要传授方式,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摆脱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向学生描述其中原理,将新鲜有趣的网络词汇加入到教学元素中,提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布置作业有新意。

在这个卷子满天练习册横流的学习时代里,不一样的作业布置必然会引起学生无限的好奇与注意。尤其是物理这样一门探索与学习并存的学科里,与其让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巩固知识,不如多给他们一些自己探索创新的机会。而且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每个同学都去亲自体验实验的乐趣,那么在课后布置一些实验作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不仅摆脱了中规中矩的试卷课本之类的作业,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三、结束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教育方式与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的教学方式用对了,学生受益自然更多。同时也希望更多老师重视这些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对学习产生厌倦这种状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耐心细心地引导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教学经验及见解,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广大学者深入研究。我也需要继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努力创造更好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宫艳霞等中学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

[2]杨胜群合作学习理论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J].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