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输电线路环保水保措施杨德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输电线路环保水保措施杨德志

杨德志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宣城供电公司安徽宣城242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资源的日趋紧张,输电线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500kV线路为例,从电场、磁场、基础施工、生态环境等方面对输电线路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

1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更为迫切,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谐社会的创建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压输电线路同样存在着环境保护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高压输电线路必然进入市区,使人们更为关注高压输电线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环保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担心高压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甚至发生在此问题是与相关部门产生纠纷。因此,为了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给职业人群和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必须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的环境保护工作。[1]

2工频电场影响控制措施

近年来,各国陆续把线下地面附近的场强作为设计高压线路的限制因素之一,由于考虑的原则和制定标准的依据不同,导致各国制定的限定数值相差很大。例如从1975年苏联规定500kV和750kV线下场强不得大于15kV/m,跨越公路时不得超过10kV/m。1980年美国能源部制定的《超高压和特高压电气和机械设计标准》规定,交流超高压和特高压线下场强不能超过12kV/m。1980年美国邦维尔电力管理局对新设计第4代500kV线路,规定线下场强不得超过9kV/m,与我国第一代500kV对场强的要求基本一致。

至于对生态影响的问题,由于人们不可能长期停留在线下高场强的地方,故在建设第一代500kV线路时,并无人反映输电线下的电场会对人体会产生危害。但自苏联1972年在国际大电网会议上提出500kV变电站内的电场对运行人员可能有生态影响后,在世界各地确有不少人开始研究输电线下的电场是否也会给人们带来有害的生态影响,1980年国际大电网会议,根据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正式发出通告,说明现在有压线下的电场对人体无害,离允许的电场值还有很大的安全裕度。

由于目前尚未出现线下电场造成人身伤亡的事件,所以对线路线下电场的限制,主要需考虑暂态电击给人们造成的不舒服感。实际线路中,高场强区只占整个走廊中很少的一部分区域,且只在气温最高弧垂最大时才出现在档距中央边线外侧的狭长范围内。人们在线路走廊内从事农业劳动时往往处于春季和秋季,且在各个地方停留的机率是均等的,不可能全集中在高场强的地方。综上所述,在进行线路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上上述因素,合理设计,既不能对电场影响毫不考虑,也不能过分顾及电场的危害,导致工程造价的提高。

理论计算表明,500kV输电线路分布较有规律,在线路横断面上,最大工频电场强度一般出现在边导线外侧0~2m的范围内,边导线外侧的场强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相似的工况下,理论计算和模拟类比监测在整个横断面的场强分布规律上比较吻合,两个都具有较好的可比性[2][3]。对一个特定的计算点,随着线路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降低,但距离中心线25m以外,不同的高度场强基本一致。

设计、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线路经过地区具体情况,按照设计和环保要求,对线下建筑物进行适当拆迁,确保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在居民区处满足4kV/m推荐标准限值。

3无线电干扰控制措施

输电线路引起的无线电干扰,大都是导线的电晕放电产生。由于输电线路导线表面场强较高,当导线周围空间产生局部电晕放电,在其交流正半波发射出的不同频率的电磁幅射波,对线路邻近无线电设备信号检测及显示产生干扰。

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及《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80%时间,80%置信度,频率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线路工程在设计时应根据《345kV及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参考手册》所述方法对可听噪声进行计算,确保其满足表4-1要求。首先确定大雨条件下的数值,然后再推出湿导线下的值。由于大雨出现的概率较低,再加上背景噪声较高,一般只将湿导线条件下的噪声值作为控制值。

5环境保护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DL/T5219-2014)要求线路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及相关的地方规定,合理设计塔位施工基面,做到少开塔位施工基面,以减少弃土和边坡的防护,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环境,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在平地段大量采用开挖类基础时,为保证开挖出的土方可在塔基征地范围内就地倾倒,余土不外运,基础优化设计中可先行计算出土方倾倒基础立柱需露出的高度,余土即可以作为基础的防沉层,又节约了余土外运的费用,并且保护了环境。对于已经完成的塔基,可以考虑采取土地整治、撒播草籽等措施恢复原地貌。

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包括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重型吊车、钻机等,这类机械是最主要的施工噪声源。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可将建筑施工环境噪声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在施工工程招投标时,将降低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并在签订的合同中予以明确。

另外施工应注意采取以下环保措施:表土剥离、草皮剥离养护、草皮回移、土地整治、彩条布隔离、铺设棕垫、围栏以及装土草袋拦挡等措施。

6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主要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线路选线和塔基定位时,塔位尽量避开陡坡和不良地质段。通过选用转角塔和带小转角的直线塔等优化设计避开陡坡和不良地质段。输电线路对陡坡的避让有助于减少基础根开工程量,大大减少扰动破坏地表面积及弃土弃渣量。不良地质段土体内部受力极不稳定,外界活动易诱发土体失稳,通过避让可避免滑坡、崩塌、泻溜等重力侵蚀的发生。[4]

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铁塔、基础和接地装置的施工,破坏了地表和土体结构,同时开挖也造成表土和弃渣堆放于基面附近,所以必须对铁塔基础施工区进行防护处理。可通过在铁塔基面周边修建排水沟,拦截基面上方来水及引排周边集水,防止基面以外径流直接流入开挖区方式。并在开挖造成的裸露地表上种草,防止基坑遭侵蚀而影响土体的稳定,进而影响基础的稳定。同时山区基础施工弃土应及时运离塔位,选取合适位置堆放,并修筑弃土保坎,避免出现堆土塌方的事故。

三维植被网是以热塑树脂为原料,采用科学配方、经过初拉伸等工序精制而成。三维植被网的底层为一个高模量基础层,采用双向拉伸技术,强度高,可以防止植被网变形,并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见下图3.6.6-4。三维植被网的初始功能是有利于植被生长。随着植被的形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草根系统增强其抵抗自然水土流失的能力。通过植物的生长活动达到根系加筋、茎叶防冲蚀的目的,经过生态护坡技术处理,可在坡面形成茂密的植被覆盖,在表土层形成盘根错节的根系,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边坡的侵蚀,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孔隙水压力和土体自重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7结论

高压输电线路的环保水保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在线路的规划和设计阶段要做好环境评价,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还要通过实测给出科学公正的数据,以便于公众的了解与认识此方面的知识;同时为线路的技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以便于有针对性的治理存在电磁污染的线路。

参考文献

[1]李全,王兰贞.环保水保监理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工作实践及模式探讨[J].建设监理,2016,(01):73-76.

[2]陈飞霞.220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及其环保措施[J].海峡科学,2012,(10):14-15+25.

[3]温建林.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18):100.

[4]曾二贤,包永忠,杨景胜,高斐略.山区输电线路的环保设计和措施研究[J].电力勘测设计,2014,(01):46-51+76.

作者简介

姓名:杨德志出生年:(19730630-)性别:男籍贯:安徽宣城民族:汉学历:大学,工作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宣城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