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

朱爱红

耒阳现代女子医院湖南耒阳421800

【摘要】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采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47例,采取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包括治愈率和失败率,根据血β-HGG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综合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结果:经χ2检验,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失败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β-HGG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起效快、安全性高,对于促进病情转归、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可作为治疗异位妊娠的较佳疗法。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作为最常见的病理性妊娠,亦作为妇科急腹症,主要是指受精卵于宫腔外着床发育[1]。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以往多数异位妊娠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创伤性较大,尤其可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并发症发生多。随着影像技术广泛用于诊断异位妊娠,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逐渐提高,在异位妊娠急性期之前作出明确诊断,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提供重要依据。在临床上,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作为治疗异位妊娠的最常见两类药物之一,两者的药理机制不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亦有所差异,但两者联合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仍存在争议。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治疗的9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年龄范围25.2~35.6岁、平均年龄28.6±3.3岁;孕龄4.9~17.8周、平均孕龄(10.2±3.7)周;异位妊娠分型:输卵管妊娠28例、卵巢妊娠13列、腹腔妊娠例6例;观察组47例,年龄范围24.7~36.0岁、平均年龄29.2±3.4岁;孕龄5.2~17.7周、平均孕龄(11.0±3.5)周;异位妊娠分型:输卵管妊娠29例、卵巢妊娠11列、腹腔妊娠例7例;纳入标准:符合异位妊娠的诊断标准,生命体征稳定,具有轻度症状,异位妊娠包块小于,组织器官功能基本情况;排除标准:生命体征不稳定,组织器官功能和血常规异常,且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或不耐受;两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米非司酮(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312157,规格50mg/片)治疗,每次100mg,每日2次,间隔12h,持续治疗3日;观察组采取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在米非司酮治疗3日时,采取甲氨蝶呤(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4121506,规格500mg/20ml)治疗,单次肌肉注射50mg/cm2;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包括治愈率和失败率,其中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尿HCG阴性、血β-HGG恢复至正常,B超显著异位妊娠病情已控制,孕囊明显缩小、消失;失败标准: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加重,血β-HGG未恢复至正常,甚至升高,B超显著异位妊娠病情未控制,加重,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根据血β-HGG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综合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2]。

1.4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失败率对比

经χ2检验,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失败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以胃肠道反应、轻度肝功能异常和口腔溃疡为主,不影响继续用药治疗,且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7%(6/47)、10.64%(5/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米非司酮作为一线抗孕激素类药物,安全性较好,较少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强的抗孕酮作用,通过引起蜕膜缺血、变性、脱落,导致黄体溶解,使依赖黄体而发育的胚囊坏死产生流产,达到治疗异位妊娠的目的[3]。鉴于单一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强度较低,成功率约75%;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单一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治愈率为76.60%,亦佐证上述观点。基于上述观点,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甲氨蝶呤治疗,该药作为叶酸拮抗剂,具有细胞毒性,可阻止滋养细胞分裂,使胚胎发育停止,导致死亡[4]。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单一使用米非司酮或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均差于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本研究中,经χ2检验,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失败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亦进一步上述观点。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同属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但药理机制不同,两者联合使用,在抑制滋养细胞分裂、减退绒毛活力、降低黄体生成素水平均具有协同作用,总体提高治愈率[5]。此外,由本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血β-HGG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起效快、安全性高这一观点。综上所述,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起效快、安全性高,对于促进病情转归、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可作为治疗异位妊娠的较佳疗法。

参考文献:

[1]何静,杨洋,李华丽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2):1042-1044.

[2]葛翠华,陆启如,郭袁梅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949-4950.

[3]唐晓容.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8):552-554.

[4]郑金红,张红,江金香等.甲氨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12(3):130-131,134.

[5]刘久英,张兵.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8例[J].广东医学,2012,33(15):2345-2346.